中音在线 >> 行业新闻 >> 重庆演艺集团三举措逐步做大做强企业规模

重庆演艺集团三举措逐步做大做强企业规模
录入时间:2012/2/27 13:56: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规模,获取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庆演艺集团在上级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统一指导和要求下,通过整合资源、组建市场主体、参股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开拓演艺市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互利共赢。通过近两年在我市塑造的“重庆演艺集团”这个品牌效应,整合了市场上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但有一定资源的演艺团体,以演艺集团分公司的名义参与市场竞争,实现了共同发展。比如,1959年成立的重庆喜剧艺术团拥有一批艺术人才和小品、故事、魔术、戏曲等艺术资源,深受群众喜爱,因文化体制改革、市场机制的调节等诸多因素面临注销解体,为不让该团的艺术资源湮灭并继续保留和发挥好该团的市场份额,集团以重庆演艺集团喜剧团分公司的名义,通过合同管理、自负赢亏的运营模式对其进行了整合,实现了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良好局面。同时,集团针对舞蹈资源还不充足的实际,正在整合社会民营的舞蹈团队,为集团承接更多、更大的综艺项目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新建市场主体塑造演艺品牌。一方面以大型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排演为契机,严格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组建了重庆芭蕾舞团,并组建了一流团队进行管理运营。同时,在剧目上演时,将以重庆芭蕾舞团为名对外广泛宣传,树立重庆演艺集团的演艺品牌,塑造新的市场主体。另一方面,集团针对近年来重庆民乐团快速发展但不具备正式组织建制的实际,同时该团仅依附于重庆市曲艺团双方发展都受一定制约的情况,集团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契机,将民乐团从曲艺团中相对分离,注册成立了重庆演艺集团民乐分公司,人员相对固定,财务相对独立核算,让它成为了独立的艺术团体去参与市场竞争,取得了一定成效。该团排演的大型民族音乐会《巴渝风》进入保利院线在全国8个城市进行了巡演,民族音乐会《重庆狂想》献演了2012年重庆新年音乐会。通过分离重塑市场主体,有力的推动了重庆民乐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三是实行股份合作获取更大效益。随着集团改革发展的进程加快,演艺集团以及旗下的演出公司在行业的龙头地位得以初显。为弥补举办明星演唱会在资金、资源、项目上的不足,同时更好地借鉴民营公司在市场上的良好运作机制,重庆演出公司采取了项目股份合作的方式,与民营公司实行项目合作,双方持股,共同举办大型演唱会活动以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如已举办的“王菲重庆演唱会”和即将举办的“张学友重庆演唱会”等都是以此种方式共同举办,实现了互利共赢。下一步,集团以及旗下的公司正在探讨和论证与知名的民营中介公司联合投资组建新的股份公司,以全新的市场主体地位和更灵活的市场机制参与市场竞争,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资料来源:重庆演艺集团)
(编辑/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