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线 >> 人物动态 >> 送别著名电影音乐指挥家陈传熙

银幕天籁管弦礼赞--送别著名电影音乐指挥家陈传熙
录入时间:2012/2/3 14:15: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陈传熙(资料图片)

  新华网上海2月2日电(记者许晓青)他的名字与新中国诞生以来近600部电影联系在一起,他是《简·爱》等众多经典译制片的后期音乐制作者,他是交响乐《红旗颂》的首演指挥……2月2日,上海文艺界在龙华殡仪馆送别著名电影音乐指挥陈传熙。

  陈传熙1916年5月生于广西水口关,19岁开始学习钢琴和双簧管,是我国最早的双簧管器乐教授之一。新中国成立后,陈传熙主要从事电影配乐指挥工作,在其40余年的执棒生涯中,为近600部故事片、美术片、科教片、译制片配乐指挥,其中包括经典国产片《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红色娘子军》《林则徐》《天云山传奇》《李双双》《舞台姐妹》等。因其优质、精准的指挥风格,在音乐界,陈传熙有“秒表”指挥家的美誉。

  2012年1月27日,陈传熙在上海华东医院病逝,享年96岁。

  在2月2日举行的告别仪式上,上海文艺界代表、陈老亲朋好友近百人在舒缓的巴赫钢琴曲伴奏下,向遗体三鞠躬,并敬献了一朵朵红色康乃馨。曹鹏、吕其明、陆在易、赵焕章、王永吉等中国交响乐界、电影音乐界知名人士赠送了花圈。

  得益于陈传熙言传身教的电影音乐指挥家王永吉回忆:“陈传熙先生对音乐后辈的关怀无微不至,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陈老依然不厌其烦,手把手教会了我如何用秒表计算电影音乐演奏时间的技巧。”

  告别仪式现场还播放了陈传熙80寿诞时指挥的译制片音乐联奏,其中包括《牛氓》《叶塞尼亚》等电影中的精彩乐章。

  据原上海电影乐团的一些工作人员回忆,陈传熙生前还专门从事《简·爱》《巴黎圣母院》《叶塞尼亚》等经典译制片的后期音乐加工及补缺工作,擅长于对早期单轨录音的原版电影配乐,进行后期“还原”。他可以凭借扎实的音乐听力功底,进行总谱“复制”,从而为众多经典译制片“打好补丁”。

  在大部分中国老一辈电影观众的记忆中,每当电影剧终时,“陈传熙”的名字总会被定格在银幕上,他也成为昔日“姓名出镜率”最高的音乐人,那一段段动人的电影旋律,影响了万千影迷。

  上海爱乐乐团副团长、青年指挥张亮说,自己的年龄与陈老相差一个甲子还多,无缘得其亲传,但老人在电影音乐领域的敬业和执著,值得每一个中国青年音乐人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