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点评: 跨界音乐只是快餐性的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所谓的“跨界”音乐只是一个用来包装、宣传的噱头,是临时性地吸收不同类型音乐的表现形式,并没有催生出新的文化内涵。对于“跨界”这一名词,上海民乐团团长兼艺术总监、指挥家王甫建就有不同的意见。
王甫建告诉早报记者,其实“跨界”音乐几十年前就有许多音乐家在做了,而且不论是作品质量还是舞美效果,做得比今天要精彩得多。而且“跨界”只是一种表现类型,是一种整合音乐的样式,并没有催生出新的文化内涵,反而削减了原本文化中应当表现的精髓。
“今天许多年轻人追捧这样的音乐形式,其实是一种非常粗浅、浮躁的表现。有些‘跨界’音乐只是吸收了其他类型音乐的表现形式,但那是临时的、暂时的、快餐性的。”王甫建说,“我希望他能多一些时间静下来好好思考自己的定位和音乐道路,别总是急功近利地宣传包装自己,他还没有到达那么高的层次。”
“当然,我们也是非常希望年轻人能够具有创新和多样性的。”对于怎样才是乐团培养年轻乐手的方向和正途,王甫建认为,音乐家一定要有对待作品认真的创作精神,艺术上可以张扬,但不要浮夸,要珍惜自己的艺术天分,让作品可以经过10年30年甚至100年之后流传下来,这才是艺术。
“年轻人有的时候难免喜欢尝试新鲜刺激,就好像爬山,总想爬得更高,但一旦到山顶,接着就是下坡路。”对于年轻一代的演奏者,王甫建希望他们能走得更远,“如果记得脚踏实地往前走,那么前面的路是无限的。”
事中人语:传统与现代音乐不应有明确界限
对于上述看法,赵磊和神田将“跨界达人”在合作演出的前夕,接受了早报记者的专访,对于“跨界”是否只是“博人眼球”的手段这一问题,赵磊的回答比较直接,他认为音乐无国界,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之间也不应该有明确的界限;而神田将则表示,自己用电子管风琴演奏古典乐的原因是,他找不到别的乐器可以让一个人单独演奏交响乐。
赵磊认为,在传统音乐的传承受到考验的当下,自己的“跨界”努力是一种让更多人接受、喜爱二胡的尝试,而神田将则认为,古典音乐自有其不可代替的精神力量,但是固守它的血统时,更应该注重的是古典乐内在所具有的精神,而不是它的表现形式。(来源:东方早报/记者 陈晨)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