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洁:根在草原的蒙古族作曲家
录入时间:2012/3/26 13:49: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2011年12月11日下午,应鄂尔多斯市音乐家协会的邀请,有幸参加由市音乐家协会主持召开的著名蒙古族作曲家桑洁先生歌曲专辑《金色的半日花》首发仪式及研讨会,和来自自治区、市内的艺术家们共同祝贺《金色的半日花》歌曲专辑的出版发行,共同祝贺桑洁先生在音乐创作道路上所取得的又一可喜成果。
桑洁先生是我的老师,也是歌曲创作中的合作者。初识桑洁先生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还是少年的我常去看在伊盟文工团工作的姐姐乔萍和姐夫卓·格赫,结识了说话满是外地口音的桑洁先生。那时的桑洁先生三十多岁,瘦小的个头,笑眯眯的小眼睛,戴着副眼镜,来去总是抱着把小提琴,是让我羡慕的文工团管弦乐队一名出色的首席小提琴演奏员。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共青团伊盟盟委任宣传部部长的我因为主办3700多人参加的全盟“五一·五四”歌咏比赛,有机会和桑洁先生开始在工作上合作。当时,我是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活动特别聘请了柳谦先生、桑洁先生等七名同志担任这次群众性歌咏比赛的评委,前后在一起工作了半个多月。比赛前,评委们深入机关、企业、学校,向参赛队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比赛中,评委们一丝不苟地认真评判打分,评委们的忘我工作精神和高度负责态度深深地感动了我。活动结束后,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叙艺,外地工作的艺术界的朋友来鄂尔多斯,我们也要相约在一起聚聚。他知道我一直写诗和散文,鼓励我写歌词。我开始写了《鄂尔多斯》、《故乡有一条弯曲的小河》、《蒙古高原的风》等;到后来,我们成为了歌曲创作的合作者,共同创作完成了自治区党委、政府主持拍摄的、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片《生态内蒙古》的主题歌《草原绿色》,并荣获了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后又被评为鄂尔多斯金曲征歌获奖的十首作品之一。
桑洁先生一九四四年出生在通辽市科左后旗吉尔嘎朗苏木一个民间音乐世家,一九六七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被分配到鄂尔多斯市参加工作,先后在鄂托克旗乌兰牧骑、伊盟文工团、鄂尔多斯歌舞团、鄂尔多斯市文艺创研室工作,曾任演奏员、乐队指挥和专业作曲等职。一个学语言文学的人,从小受家庭民族民间音乐的影响,酷爱音乐,痴心不改地走上了音乐创作的路,现为国家一级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会员、鄂尔多斯市音乐家协会会员、鄂尔多斯市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几十年来,桑洁先生深深眷恋着草原、眷恋着鄂尔多斯这片热土,他辛勤耕耘,创作有歌剧《女王归来》等,参与创作舞剧音乐《森洁德玛》,还创作了大量舞蹈音乐和千余首歌曲。其中《森吉德玛》获全国“文华奖”和全国舞剧观摩演出“优秀作曲奖”,歌曲《啊,八千里边防线》获全军文艺会演作曲一等奖,舞蹈音乐《孟克珠岚》获文化部“群星奖”金奖,歌曲《草原绿色》、《劝奶歌》获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歌曲《和你在一起》获自治区“萨日纳”奖,是自治区杰出作曲家。这次由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歌曲专辑《金色的半日花》,收入的是36首桑洁先生近二十年创作歌曲的代表作。
作为一位热爱生活、勤奋、多产的蒙古族作曲家,桑洁先生从他大学毕业走出校园,来到了鄂尔多斯,他就把自己人生的根留在了大草原,把自己心中深深的爱留在了鄂尔多斯。不论是在鄂托克旗刚刚参加工作,还是在“文革”中蹲牛棚,还是后来调到盟里工作;不论是担任演奏员、乐队指挥,还是专业作曲,他的心中充满对祖国、对人民、对亲人、对大自然的深深的炽爱。坐下来静心欣赏《金色的白日花》歌曲专辑中的每一首歌,流淌和涌动的是桑洁先生心中燃烧的火热情感,这种情感伴随着优美起伏的旋律和流动的音节回荡着,感动和激荡着我们的心。在歌曲《奶茶飘香》、《想家的时候》(女声三重唱)、《黄河岸边是故乡》、《永远的思恋》、《月光下的小路》(女声二重唱)中,那动人的旋律、跳荡的音符让我们看到了金波荡漾的黄河,看到了辽阔的草原,看到了美丽的姑娘和催马的少年,看到了白发象雪一样飘动的慈祥老额吉,听到了母亲的呼唤,闻到了奶茶飘香……
好的音乐是民族和人民的音乐。桑洁先生的根在草原,他主创的歌曲中处处表达了对民族音乐的不懈追求。不论是在以蒙古族民族民间歌曲为创作元素的创作歌曲《可爱的鄂托克》中,还是在以藏族民间歌曲为创作元素的创作歌曲《梦中的卓玛》中,还是在以汉民族民间歌曲为创作元素的创作歌曲《水乡美》中,桑洁先生总是惟妙惟肖地将民族音乐元素应用在自己创作的旋律和曲目中,体现出一个作曲家谐美的创作技能和高超的应用技巧,这不能不说这是桑洁先生几十年苦心热爱民族音乐、追求民族音乐、学习民族音乐的结果,这也正是桑洁先生音乐创作的不尽源泉。
桑洁先生还是一名热心助人的好老师。他言传身教,他的身旁至今活跃着一批中青年音乐工作者,像查干、补伊平等。他常说:亲情和音乐就像我的一双翅膀,带我飞向遥远的天边……桑洁先生无论是作曲、做事、做人,都是我们的好榜样。(来源:内蒙古日报/记者 乔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