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音在线 >> 音乐联考 >>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2012年高职招生专业介绍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2012年高职招生专业介绍
录入时间:2012/3/9 23:03: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地方戏曲系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地方剧科,始建于1960年,现为地方戏曲系。地方戏曲系设有评剧、河北梆子、曲剧、木偶剧、曲艺等多种专业门类。先后有花玉兰、谷文月、王晓云、关学增、马玉萍、刘霁、龙凤云等表演艺术家在校任教。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戴月琴、马惠民、高闯、恒红,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郭德纲、于谦、李文山等在校任教。

  我院地方戏曲专业教学,遵循对地方戏曲唱腔韵味,表演风格的坚守,努力提高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艺术表现的能力;充分发挥我院戏曲专业基础课的优势,强化戏曲专业基本功、把子、身训,以及戏曲创编课教学的优长;强调多门类艺术的学习和培养,以适应表现传统剧目、现代剧目和新编历史剧目的需要。

  多年来,院领导坚持“多剧种办学的理念”,地方戏曲系培养出有一定文化、理论水平,有较高专业技能的戏曲人才。如:荣获戏剧表演“梅花奖”、“金唱片奖”的谷文月,荣获戏剧表演“梅花奖”的许娣、张绍荣,荣获文化部“金狮奖”的于俊海、沈萍、王磊,荣获“侯宝林金奖”的杨菲,荣获上海戏剧“白玉兰奖”的郑岚、于海泉、王靖等。我院地方戏曲专业的毕业生,已经成为北京市各戏曲院、团的中坚力量,为地方戏曲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戏曲表演(评剧表演)

  培养目标:

  依据全国各大艺术院团及相关行业对评剧表演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培养有志于传承评剧艺术,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知识,掌握评剧表演的高等职业技能和基本理论,具备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能够胜任评剧艺术表演团体及相关领域的职业岗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制:

  全日制三年

  课程设置:

  专业课:评剧剧目、毯腿功、戏曲身训、专业实习。

  专业基础课:艺术概论、戏曲角色创造课、话剧表演、民族民间舞(藏、蒙、维、东北秧歌)。

  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写作、就业指导。

  曲艺表演专业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曲艺表演专业始建于1972年,先后有曲艺著名表演艺术家魏喜奎、关学曾、孙砚琴、花五宝、孙书筠、马玉萍、种玉杰、张蕴华、莫歧、王凤朝、赵俊良等教师在校任教。

  我院曲艺表演专业的教学,努力坚守对曲艺唱段韵味、说唱风格、北京曲艺特色的继承与发扬。曲艺表演专业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和艺术表现能力,充分发挥我院戏曲专业基础课的优势,强化综合基本功、民族民间舞、话剧表演的训练,以及艺术创编课教学的优长。强调多门类艺术的学习和培养,以适应传统题材和现代题材表现的需要。

  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曲艺表演专业,多年来运用全新的办学理念,培养出有一定文化、理论水平的,有较高专业技能的曲艺表演实用型人才。如:荣获戏剧表演“梅花奖”表演艺术家许娣、张绍荣,荣获曲艺“牡丹金奖”的种玉杰,荣获“侯宝林金奖”的杨菲。还有国家一级演员甄莹、孙宁、佟仲琪等优秀的曲艺表演艺术人才。目前,我院曲艺表演专业毕业班的种玉杰、杨菲、王树才、李响、杨娇等,已经成为北京歌舞剧院、北京曲艺团的中坚力量,为曲艺艺术的传承、发展做着巨大的贡献。

  戏曲表演(曲艺)

  培养目标:

  依据全国各大艺术院团及相关行业对曲艺表演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培养有志于传承曲艺艺术,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文化知识,掌握曲艺表演的高等职业技能和基本理论,具备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能够胜任曲艺艺术表演团体及相关领域的职业岗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

  学 制:

  全日制三年

  课程设置:

  专 业 课:北京琴书、京韵大鼓、单弦、专业实习。

  专业基础课:曲艺概论、艺术概论、综合基本功、话剧表演、创编课。

  公共基础课: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大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写作、就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