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保生(1943—2009),著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笔名肖然。1943年1月生于中国河北保定市。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央民族乐团民族管弦乐队吹管乐声部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北京乐器协会会员。中国民主同盟盟员,第八届民盟北京市委代表,当选民盟北京市委员会委员,文化部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2月8日在北京逝世。
宁保生在音乐艺术的各个领域硕果累累:1975年,创作出享誉中国笛坛的《春到湘江》。1978年,在《乐器》杂志上发表了《再论巴乌的改革》一文,在传统巴乌的基础上,利用改变其开孔律的方法,使传统巴乌的音域扩展了小三度音程,而且不需要改变吹法。这一改革扩大了音域,方便了演奏,丰富了表现力。1992年,对中国已失传数百年的边棱吹管乐器古篪进行研究,在摸清开管和闭管不同的泛音序列、不同的发声规律的基础上,从理论上解决了尾翘孔的定位问题,终于研制出“新篪”。这项研究成果在保持了“古篪”的管体两端均封闭的特殊结构下,增设了音孔,改变了律制,把古篪演奏两手心均向内的独特执持方法改变成便于演奏的手心向下的执持方法。新篪无论是音域的广度(音域可跨四个八度)、音色的变化、转调的性能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这都是古篪无法比拟的。1993年,新篪被中国年鉴乐器辑记录在册,国家八五重点书目《中国乐器 》也专文介绍并记录在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