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龙剧场的舞台上,“中韩友好交流年”开幕式演出《春香传》进行过半。一束白光打下,身着韩服的女子手持折扇,举手投足间透出强大的气场,在身旁一名鼓手的鼓声伴奏下,她的声音苍劲中带着一丝悲凉,婉转里掺着一股清透,一开口就征服了全场上千名观众。她就是被韩国人称为“次时代的国乐名唱”“国乐界的李孝利”的韩国“非遗”板索理艺术家朴爱理。当天晚上,记者在后台化妆间采访了这位韩国“非遗”传承人。
9岁与板索理结缘
从小,朴爱理的生活就充满了音乐。听着母亲喜欢的歌曲,看着母亲哼唱时的享受模样,朴爱理依稀感受到了音乐的魔力。1977年出生于韩国小城木浦的朴爱理是家里的老幺,9岁那年,热爱音乐的妈妈为女儿选择了国乐这条路。“如果我的女儿可以在舞台上演绎自己国家的音乐那该多好啊!”回忆起母亲的话,朴爱理的嘴角泛起了微笑。
在木浦市市立国乐院,年幼的她跟随板索理艺术家安爱兰学习《春香歌》、《沈青歌》等名段。“从听到板索理的那一瞬间起,我就爱上了它。9岁时,我就登台演出了,虽然年纪很小,但我非常享受在舞台上演唱板索理,喜欢被台下响起的掌声和呐喊声包围的感觉。母亲的引导让我与板索理结缘,现在她已经去世,但我永远对此心怀感激。”大学时代,朴爱理师从成又香,继续学习板索理。大学还没毕业,朴爱理就已经在圈内小有名气,得到了“次时代名唱”的美誉。
朴爱理的声音具有十分出色的表现力,即使是坐在剧场最后一排的观众,也会被她的歌声震撼。一个身材瘦弱的女子在台上身兼多角,老妪、少女、老头、才俊都被她演绎得惟妙惟肖,不但能将声音处理得细致入微,还时不时向观众席抛去一句玩笑话……朴爱理用充满魅力的独特方式,向世人传递着自己对板索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