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乐理 > 教学空间 > “何氏三杰”对广东音乐的贡献

“何氏三杰”对广东音乐的贡献

分享到 |
日期:2012-5-14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李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广东番禺沙湾北村人何柳堂(1874---1933)、何与年(1880---1962)、何少霞(1894---1942),因其在粤乐创作、演奏、教学上的杰出成就而被后人尊称为广东音乐“何氏三杰”。通过对他们的生平、所处的历史环境及艺术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折,学者们认为他们对广东音乐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乐曲创作上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有学者认为,早期的广东音乐带有集体创作的特点,而且是经历多年才逐渐成型,其艺术创作方法还停留在模拟自然的低级阶段。何柳堂〔著名琵琶演奏家、作曲家〕继承和发扬了何氏家族的音乐艺术传统,开始了以个人创作为主的乐曲创作活动,在广东音乐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创作的《赛龙夺锦》就是成功的一例。他将祖父何博众的《群舟攘渡》进行修改,与何与年、何少霞、陈鉴

  广东番禺沙湾北村人何柳堂(1874---1933)、何与年(1880---1962)、何少霞(1894---1942),因其在粤乐创作、演奏、教学上的杰出成就而被后人尊称为广东音乐“何氏三杰”。通过对他们的生平、所处的历史环境及艺术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折,学者们认为他们对广东音乐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在乐曲创作上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有学者认为,早期的广东音乐带有集体创作的特点,而且是经历多年才逐渐成型,其艺术创作方法还停留在模拟自然的低级阶段。何柳堂〔著名琵琶演奏家、作曲家〕继承和发扬了何氏家族的音乐艺术传统,开始了以个人创作为主的乐曲创作活动,在广东音乐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创作的《赛龙夺锦》就是成功的一例。他将祖父何博众的《群舟攘渡》进行修改,与何与年、何少霞、陈鉴等反复研究,四易其稿,创作了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赛龙夺锦》。还有《饿马摇铃》、《雨打芭蕉》等乐曲,经他的整理、修改后,在广东音乐艺坛上闪耀着夺目的光彩,在广东音乐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何氏三杰”的广东音乐创作,经行家确认、学者见过的乐谱大约有50多首〔其中何柳堂13首、何与年30多首、何少霞7首〕。“何氏三杰”作品的艺术风格幽雅古朴、委婉柔和,给人一种优美、闲适、愉悦的感觉,因此又有广东音乐典雅派之称。从何柳堂对何博众时期的手弹、口授、耳听、心记的承上启下,整理提高,至和何与年、何少霞大量的富有个人特色的创作,标志着何氏家族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也正是整个广东音乐发展的缩影。

  奠定了广东音乐在粤剧中的地位

  有的学者认为,广东音乐和粤剧是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中发展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广东音乐创作繁荣兴旺的辉煌时期,广东音乐家纷纷参与粤剧改革。何与年自幼受祖辈的音乐熏陶,跟随堂兄何柳堂学琵琶,后又精通三弦、扬琴等乐器,是广东音乐的多产作家。他留于后世的广东音乐有《寒潭印月》、《走马看花》、《上苑啼莺》等作品30余首。何与年对演戏很有研究,他认为演员演出时必须演唱准确,掌握分寸,声情并茂,行腔要恰如其分;同时他又觉得以前的粤剧没有充分利用音乐烘托气氛,因此他通过用音乐手段解决了静场问题。广东音乐由解决粤剧静场问题而产生的过场音乐,经后来的不断发展,便独立成为一个特种音乐。何与年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从而奠定了广东音乐在粤剧中的地位。

  何少霞自幼在音乐上受叔父何柳堂、何与年等人的影响,酷爱音乐,精通“十指琵琶”,对二弦、南胡的演奏也十分娴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终,是何少霞从事创作最活跃的时候,《将军试马》、《陌头柳色》、《白头吟》、《吴宫戏水》等曲都是这段时间创作的。由于他古典文学修养深厚,何与年经常和他一起研究粤曲唱词,而他自己写的粤曲唱词《一代艺人》、《游子悲秋》就十分精练独到。

  通过对“何氏三杰”艺术实践的研究,总结出他们不单是广东音乐著名演奏家、作曲家,还是热心扶掖后辈的音乐教育家。有学者还指出,何与年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其创作思想和创作路子更是来了个大转变,他这个时期创作的《广州青年》、《长空鹤唳》、《长城落日》、《冷雨凄风》等旋律较刚劲的寓意抗日为题材的曲子,体现出一个热血青年的本色。

相关内容

  • 如何避免练习钢琴时的不良习惯 2014-11-24
  • 如何防止过度练习产生的伤害 2014-11-18
  • 提琴 | 面对摄像机你该怎么拉?2014-11-18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演奏文凭级教材目录2014-11-17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9级教材目录2014-11-17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8级教材目录​2014-11-17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2015年全国音乐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指南
  • 第九届金钟奖合唱比赛苏州圆满落幕
  • 我的青春,我的红色娘子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艺术院校教师组半决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21-34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1-20)

热门标签

文艺院团乐感是天陈其钢直第六届中声乐学习第七届“关于举办文化部将

教材教辅

曲式与作品分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408页

isbn:978-7-103-02719-6

购买价:29元

  • 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修订版)
  • 曲式与作品分析

乐器

弹布尔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史籍曾译称弹拨尔、丹布尔、丹不尔。流...

口弦

口弦   口弦又称口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历史悠久、形制多样,在我国的大部份地区都很流行...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