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乐理 > 教学空间 > 西双版纳歌舞文化(一)

西双版纳歌舞文化(一)

分享到 |
日期:2012-5-2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李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根据史料记载和口头传说,在遥远的古代社会,当西双版纳各世居民族的祖先,从早期“穿树叶时代”进入分散的原始游猎“古人时代”,就已经孕育和萌发了歌舞文化的原始萌芽。   从吃栗子、果子时期,走向吃麂子、马鹿肉的时期,“我们祖先在手脚不停地拣栗子、果子吃时,往往会遇到手脚被刺伤,从树枝上摔下来,或者从悬崖上滚下去等情况。遭遇这样的挫折和不幸时,就会发出呻吟和哭泣。有时比较顺利,拣得的果子多,吃得饱,大家就拍脚拍手,又喊又笑。在打猎的时候,有的被虎抓熊咬、野猪撞伤、毒蛇咬伤,受伤者就会发出寒心的呻吟哭喊:‘疼啊疼,苦啊苦!’大家害怕,也会惊恐呼叫:‘害怕啊害怕!’当然,打死了老虎和马鹿,大家就高高兴兴,笑啊笑,跳啊跳,不住地喊叫:‘真得的多啊,够我们饱饱吃,啾!啾!啾!’”(引自《论傣族诗歌》,祜巴勐著,岩温编译,昆明,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1。)天长日久,这些悲哀的哭叫或欢乐的跳笑,自然而然地成了人们表达情绪的习惯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通过手舞足蹈使兴奋喜悦或悲哀愁郁的情绪得以宣泄,渐渐地还能从这种宣泄中感到难以名状的快感,获得前所未有的享受,从而产生了对这种近乎神秘的吼叫和手

  根据史料记载和口头传说,在遥远的古代社会,当西双版纳各世居民族的祖先,从早期“穿树叶时代”进入分散的原始游猎“古人时代”,就已经孕育和萌发了歌舞文化的原始萌芽。

  从吃栗子、果子时期,走向吃麂子、马鹿肉的时期,“我们祖先在手脚不停地拣栗子、果子吃时,往往会遇到手脚被刺伤,从树枝上摔下来,或者从悬崖上滚下去等情况。遭遇这样的挫折和不幸时,就会发出呻吟和哭泣。有时比较顺利,拣得的果子多,吃得饱,大家就拍脚拍手,又喊又笑。在打猎的时候,有的被虎抓熊咬、野猪撞伤、毒蛇咬伤,受伤者就会发出寒心的呻吟哭喊:‘疼啊疼,苦啊苦!’大家害怕,也会惊恐呼叫:‘害怕啊害怕!’当然,打死了老虎和马鹿,大家就高高兴兴,笑啊笑,跳啊跳,不住地喊叫:‘真得的多啊,够我们饱饱吃,啾!啾!啾!’”(引自《论傣族诗歌》,祜巴勐著,岩温编译,昆明,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1。)天长日久,这些悲哀的哭叫或欢乐的跳笑,自然而然地成了人们表达情绪的习惯方式。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不仅通过手舞足蹈使兴奋喜悦或悲哀愁郁的情绪得以宣泄,渐渐地还能从这种宣泄中感到难以名状的快感,获得前所未有的享受,从而产生了对这种近乎神秘的吼叫和手舞足蹈的好感和兴趣,于是就产生了最早期的歌唱和舞蹈。在傣文记载中,这个时期就是产生零星歌谣的时代。没有押韵,没有格律,心喜则歌,快乐则舞,音调像鸟啄木、石头滚坡、果子落在野藤上,跳舞像麂子蹬腿、马鹿跳跃、孔雀亮翅、蝴蝶翻飞。正所谓“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所以才会“歌比树叶还多,把平地淹没成歌海”。

  当傣族和其他民族的祖先,从分散的原始游猎的“古人时代”,进入集中成伙并产生了部落首领的“盘的时代”,西双版纳早期的歌舞文化又有了新的内容。“当洪水退去或山火熄灭时,人们会到神圣的‘色曼色勐’(寨神勐神)面前,杀鸡洒血,杀猪洒血,杀牛洒血,和我们父母的灵魂一道吃剁生、喝辣酒,唱啊唱、跳啊跳,也可以牵着老人的手,也可以搂着姑娘的腰,男女老少共同庆祝我们的胜利。” (引自《论傣族诗歌》祜巴勐著,岩温扁译,昆明,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1。)这时已经有了场面壮观的欢庆胜利的歌舞盛会。人们把战胜洪水或灾祸的功劳归于“色曼色勐”,也就是寨神勐神或部落神,因而要在神的面前敬献食物和歌舞,以求得寨神勐神的欢心和再庇护。西双版纳傣族寨子,至今仍保留着“灵丢瓦拉”等原始祭祀活动,哈尼族寨子仍保留有名目众多的祭竜巴门、祭土地神等村寨祭祀、家庭祭祀、农业祭祀活动,基诺族寨子仍保留有祭寨神、祭谷神等原始祭祀活动。

  这些古老风俗说明,早期人类所处的大千世界,对于各民族祖先来说,一切都带有神秘色彩。由于不能正确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人们就以对自身的肤浅理解为依据,通过幻想,将自然力人格化,产生了万物有灵、祖先崇拜和多神崇拜观念,创造了众多的灵魂和鬼神。当复杂多变的自然灾害威胁到人们生存时,他们除了本能地躲避外,唯一能求助的就是幻想中的万物和祖先的灵魂。为了求得他们的庇护,除了供奉所获得的食物外,还以自己认为最能表达虔诚敬畏的方式——歌唱和舞蹈,来求取神灵和鬼魂的欢心,于是就有了早期的原始祭祀歌舞文化。

  而各种祭祀活动的主持者,如傣族的波摩、波章、摩古拉,哈尼族的贝玛、追玛、尼帕,基诺族的白腊泡、莫丕等,为了能够代灵魂和鬼神传言,或向灵魂和鬼神表达民意,起到代民众与神灵沟通的桥梁作用,他们广采博收民间的一切艺术精粹,尽最大努力进行加工提炼,使之成为媚神娱鬼、沟通魂灵的得力工具和手段,因而也成了当时民间歌舞文化最高水准的代表。他们精彩“演出”的艺术感染力,是人们对于神灵的虔诚祭祀得以代代相传的原因之一。

1 2 下一页

相关内容

  • 如何避免练习钢琴时的不良习惯 2014-11-24
  • 如何防止过度练习产生的伤害 2014-11-18
  • 提琴 | 面对摄像机你该怎么拉?2014-11-18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演奏文凭级教材目录2014-11-17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9级教材目录2014-11-17
  • 中央音乐学院琵琶考级8级教材目录​2014-11-17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2015年全国音乐类专业研究生招生考试指南
  • 第九届金钟奖合唱比赛苏州圆满落幕
  • 我的青春,我的红色娘子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艺术院校教师组半决赛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21-34
  • 第四届民族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1-20)

热门标签

文艺院团乐感是天陈其钢直第六届中声乐学习第七届“关于举办文化部将

教材教辅

曲式与作品分析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408页

isbn:978-7-103-02719-6

购买价:29元

  • 音乐作品分析应用教程(修订版)
  • 曲式与作品分析

乐器

弹布尔

  弹布尔,是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古老的弹拨弦鸣乐器。史籍曾译称弹拨尔、丹布尔、丹不尔。流...

口弦

口弦   口弦又称口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历史悠久、形制多样,在我国的大部份地区都很流行...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