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清元,抒情男高音,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声乐副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
199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师从系主任闫国宜教授。
1995年在中国音乐学院进修声乐,师从王秉锐教授。
1996年在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班学习,师从周围博士、赵登营教授。同时,跟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糜若如先生学习民族声乐。在京学习期间还受益于黎信昌、郭淑珍、李维勃、吴其辉、李双江、叶佩英、黑海涛教授等。
2001年考入上海国际歌剧大师班学习,受益于来自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的12位歌剧大师。
教学特点:
经过二十年的潜心演唱和悉心教学,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不同声部、不同唱法有着深入的研究,形成一套新颖独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有着鲜明的教学特色:集众家之长,寓教于学;教学方法简单明了,直接了当,立竿见影;教学语言幽默易懂,举例形象,示范准确贴切,见效快,成绩显著。
获奖情况:
2003年荣获中国政府“金号奖”全国十佳歌手奖。
1998年荣获第七届全国城市职工歌手大赛美声组一等奖。
2000年荣获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专业美声组银屏奖。
2002荣获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广西选拔赛专业美声组一等奖。
2003年荣获“甲天下”广西电视歌手大奖赛专业组一等奖。
1998年荣获第五届海南省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专业美声组一等奖。
2000年论文《好学深思、博观约取》获首届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2003年论文《谈高校音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荣获第三届广西高校教育科学论文评选二等奖。
2006年论文《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荣获广西第二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
2006年荣获2006年度中国优秀特长生推选活动优秀指导老师奖。
2010年荣获第二届孔雀奖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并多次参加国内各种大型演出,深受好评。
教学成果:
近十年来,所教学生在国内外各种声乐比赛中获奖达80多人次,(其中,龚亮华荣获2010年“klassik Mania”维也纳国际声乐比赛 一等奖;刘明华获全国中师、幼师、高职青年教师声乐比赛一等奖,第十二届全国城市歌手大奖赛美声铜奖;黄恕荣获第二届广西音乐金钟奖声乐表演奖等等)。
2002年成功举办刘世亮、蒋开进毕业音乐会。
2004年成功举办“超越梦想”师生演唱会。
2004年成功举办黄恕毕业独唱音乐会。
2005年成功举办龚亮华个人独唱音乐会。
2008年成功举办涂慧、陆芝华毕业音乐会。
2010年成功举办梁清晖毕业独唱音乐会。
另外,每年举办两场教学观摩音乐会。
科学研究:
著有《解读“原生态”民歌 培养新型民族特色歌手》、《声乐教学与嗓音医学渗透交叉的少数民族特色歌手培养研究》、《论如何获得声音的高位置》、、《民族声乐的继承、借鉴与教学》、《声乐教学的三大法宝:注意、审美和创新》等多篇学术论文。
2008年5月,在《艺术探索》(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论声乐教学中朗诵与歌唱的辩证关系》。
2008年6月,在《教育与职业》(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浅析高校声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2008年11月,在《作家》(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声乐的艺术美鉴赏》。
2009年8月,在《飞天》(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论声乐教育中的良好心态与情感》。
2011年5月,在《作家》(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从央视青歌赛原生态唱法看原生态民歌》。
2009年10月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课题《广西民歌传承人保护机制与方法研究》子课题《保持广西本土民歌演唱风格的声乐教学研究》。
2009年参与广西教育厅教改项目《广西少数民族声乐表演的多向性研究》课题的研究。
2009年5月主持校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声乐教学与嗓音医学渗透交叉的少数民族特色歌手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研究。
2009年7月主持广西艺术学院大型艺术创作项目:《声乐创作作品大型音乐会》。
2011年9月主持院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高等艺术院校声乐专业重唱、对唱教学模式的构思与实践》。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