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北川中学女声合唱团合唱歌曲《西亚拉沙》
亮点频现 实现全新跨越
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在出席开幕式时指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国际合唱节——中国国际合唱节,在合唱艺术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方面发挥出了重要的国家主渠道作用。在文化部的支持下,中国国际合唱节与国际合唱联盟已经缔结为战略伙伴关系,并将共同主办世界合唱峰会。国际合唱联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国际合唱界专业组织,在全世界拥有最广泛的代表性和最权威的专业背景。合作关系的确立标志着国际主流合唱界对中国国际合唱节艺术水准和运营管理水平的高度肯定,也反映了国际合唱界对中国国际合唱节的普遍关注和积极参与的愿望。
中国国际合唱节创办于1992年,走过20年光辉历程,本届规模创历史新高。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国际合唱节在海内外的吸引力也不断增加。首届中国国际合唱节仅有17支合唱团参加,总人数897人。第十届达到了73支合唱团,总人数4076人。前十届参赛团队总计713支,参赛总人数28101人。本届合唱节报名团体多达166支,其中境外团体32支,包括9支全球顶级的合唱团,国内团体134支,来自23个省区市。评委、团员来自39个国家和地区,总参赛人数近万人,是自合唱节创办以来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真正实现了全新的跨越。
著名歌唱家谭晶和钢琴王子李云迪受邀担任形象大使,“晶迪组合”共同为本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喝彩。在谭晶看来,合唱能够跨越国界、语言、种族、年龄、专业与业余的界限,是属于大众的艺术样式。不同肤色的男女老少一起歌唱,这才是一个和谐的世界。李云迪说,自己很欣赏贝多芬的《合唱幻想曲》,作品融合了钢琴、交响乐团和合唱。既然“乐圣”都认为合唱是最具群众基础、参与性最为广泛的艺术形式,那么自己出任中国国际合唱节的形象大使则更加义不容辞。
合唱节举办期间,由国际合唱联盟在全球范围内甄选的9支世界一流合唱团(美国纽约青年合唱团、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男声合唱团、委内瑞拉斯科拉合唱团、南非纳尔逊曼德拉都市大学合唱团、亚太青年合唱团、澳大利亚冈瓦那之声童声合唱团、埃及开罗音乐学院合唱团、罗马尼亚序曲合唱团、津巴布韦音乐学院合唱团)进行不同风格的精彩展示。这些高水平合唱团还将走出北京,演出辐射鄂尔多斯、广州、上海等多个城市,为各地观众带去最顶尖的合唱艺术盛宴。
据组委会秘书处介绍,本届合唱节为期一周,内容精彩纷呈。7月15日举行盛大的万人开幕式演出;16日至20日上午安排了11场指挥大师班、合唱工作坊,下午各团进行15场展示性交流演出和9个组别的17场专业比赛,晚间9支顶级水平合唱团分别在国家大剧院、中山公园音乐堂、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清华蒙民伟音乐厅等举办专场演出;21日上午举行闭幕式演出暨颁奖仪式。以上50余场活动打破了以往国内同类活动重比赛评奖、轻交流学习的模式,使所有参与者在比赛竞技的同时有了充分的展示交流空间和难得的学习提高机会,使中国国际合唱节真正成为全球合唱爱好者交流技艺、展示才华的盛大节日。
同时,本届合唱节又包括国际一流的赛事。外籍评委数量超过70%,评分方式首次采用国际赛事评奖办法,不提前预设奖项数量,而是根据现场比赛分数决定各奖项,并向参赛团体公开各位评委的评分情况,评委将亲笔签署比赛成绩。这不但第一次打破国内比赛预设金、银、铜奖比例的模式,也第一次客观地向参赛团体展示原始评分情况,真正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是中国合唱比赛体制与世界接轨的一次改革与创新。
张宇对此颇感自豪,他认为合唱节不仅将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合唱艺术带到了中国,还把中国最高水平的合唱艺术推送到国外,真正体现了“中国是世界的舞台,世界是中国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