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1日电(记者阿斯钢)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根据上世纪80年代在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一座庙内发现的《蒙古汗廷音乐》文本资料进行复原的两集纪录片《蒙古汗廷音乐发现复原记》,日前在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开拍。
据介绍,蒙古汗廷音乐盛行于蒙元时期,由乐声、乐曲和乐舞三部分组成,共有80多个曲目,其主要内容包括可汗颂、朝廷赞、宗教礼仪、民间谚语及哲理性训谕等,并主要在可汗继位、诸王或外国使节朝拜可汗、众臣封号等重大国事活动时演出。
为更好地研究和抢救复原《蒙古汗廷音乐》,阿鲁科尔沁旗于2010年拨专款成立了专业演出队伍,并于2011年《蒙古汗廷音乐》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汗廷音乐》对于研究蒙元时期的典章制度、风俗礼仪、宫廷雅乐等具有较高的理论和文献价值。此次中央电视台拍摄纪录片《蒙古汗廷音乐发现复原记》是对中国北方游牧文化的一次高水平挖掘和整理,将对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文明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