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在“中国·长春第三届东北亚艺术周”期间,现代吉剧《鹿乡姐妹》在吉林长春关东剧院专场演出,让为艺术周而来的国内外艺术团队、专家以及广大市民着实过了一把瘾。
吉林省戏曲剧院院长杨柏森介绍,这部戏经过4年打磨,多次修改,此次在地方接受百姓和专家检验后,将于9月19日、20日,代表吉林省进京参加2012年全国优秀剧目展演。
让良心站在“醒台”上
《鹿乡姐妹》演绎了一段发生在长白山下“皇家鹿苑”的动人故事。关家姐妹带领全村养鹿致富,正在全村人兴高采烈等待鹿业协会发放年终分红时,传来这样的信息:井台村鹿茸注水造假,经销商损失惨重准备起诉。是谁造假?鹿业协会会长关雅梅主张找出造假人,烧掉劣质鹿茸,挽回“皇家鹿苑”的信誉。曾被皇帝钦封“鹿鞑官传人”的关母,用萨满祭祖的方法,引导造假人站到村头的“醒台”上承认错误。
《鹿乡姐妹》中关母饰演者、国家一级演员梁学华告诉记者:“这部戏通过表现普通民众从拒绝反省到认真思考的心路历程,告诫世人经常反思自省,促进自己人格的不断完善。”
“怎样做人做事?道德才是根本。这部戏让每个人不断反省,呼唤道德和良心的复归。”杨柏森说,“之所以选择这部戏参加全国优秀剧目展演,一是这个题材所透出的深刻现实意义,二是代表吉剧这一独特的地方剧种。”
演员们以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深厚的功力塑造了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优秀青年演员刘杨饰演的小妹关雅梅,有知识、重情义,大公无私、忍辱负重,最终以真情大义感动了乡邻;盛喆扮演的大姐泼辣好胜,妒忌心强,在正义的感召下认识到诚信是立人立商之本。
50多年的吉剧根深叶茂
《鹿乡姐妹》为何受人喜爱?今年82岁高龄的吉剧创始人、国家一级作曲那炳晨说:“它是在吉剧复兴后诞生的,新人新戏,贴近生活。”
那炳晨介绍,吉剧是在东北二人转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有着地道的民间艺术、东北黑土地文化基础和独特的关东色彩。1959年吉林省吉剧团成立时,提出了“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创建方针。吉剧50多年植根关东黑土地,根深叶茂,从火爆到沉寂,再到崛起,经历了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即使是在最寒冷的时候也孕育着生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如今的吉剧再不是从前“时代远、色彩淡、感情旧、节奏慢”的传统戏曲,已经成为融入现代理念的新剧种。
吉林省吉剧团曾出访韩国、法国、德国等国并获得数个国际奖项;曾经荟萃了一批实力雄厚的人才,有全国知名的剧作家王肯,吉剧音乐家张先程、那炳晨、申文凯等,表演艺术家刘中、王青霞、隋晶莹、邬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