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
1.概念:乐府、鼓吹、相和歌、百戏、清商乐、歌舞戏、京房六十律、文字谱、何承天新律、《声无哀乐论》、《广陵散》、《碣石调·幽兰》、吴歌、西曲、相和大曲
2.汉代俗乐发展有哪些主要内容?
3.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文化交流表现在哪些方面?
4.嵇康及其《声无哀乐论》主要音乐美学思想?
5.古琴音乐的成熟和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6.简述《乐记》的音乐美学思想?
7.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琵琶类乐器的发展
(四) 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
1.概念:隋唐歌舞大曲、法曲、变文、八十四调、燕乐二十八调、旋宫转调、坐部伎、十部乐、《秦王破阵乐》、《霓裳羽衣曲》、《梅花三弄》、太常寺
2.唐代有哪些专门性的音乐著作,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3.简述唐代民间俗乐的发展
4.简述隋唐时期记谱法的演进,并说明古谱译解在今天有怎样的意义和作用?
5.简述隋唐时期音乐文化交流的情况
6.隋唐时期时期有哪些重要的音乐家,其主要贡献是什么?
(五) 宋、元时期的音乐
1.概念:唱赚、诸宫调、南戏、十八律、《陈旸·乐书》、《梦溪笔谈》、《唱论》、俗字谱、律吕字谱、《潇湘水云》、四大传奇、元曲六大家、元杂剧、《西厢记诸宫调》、
2.简述宋杂剧的表演结构
3.简述宋元市民音乐的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4.曲子的发展对宋元多种音乐形式的产生有何影响?
5.简述杂剧与南戏的主要区别
(六) 明清时期的音乐
1.概念:新法密率、《神奇秘谱》、《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弦索备考》、十番锣鼓、福建南音、虞山派、广陵派、京韵大鼓、木卡姆、工尺谱
3.谈谈徐上瀛(徐青山)的《豀山琴况》之二十四况
4.简述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5.简述四大声腔的主要内容
6.简论朱载堉发明十二平均律的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