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漫漫巫风中的恒舞欢歌——夏商音乐概况;
第五节 金声玉振——夏商乐器寻踪。
第二章 宗周礼乐制度与战国时期音乐世俗化倾向
第一节 周公的制礼作乐——周代雅乐制度的奠立;
第二节 广博良易,乐教也——周代的乐教与《周礼•大司乐》;
第三节 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春秋战国之际的“礼坏乐崩”;
第四节 雅颂各得其所——《诗经》和《楚辞》中的音乐探索;
第五节 礼乐何为——百家争鸣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六节 八音克谐——周代的乐器与乐器分类法。
第三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文化的变革 第一节 乐家有制氏——秦汉时期的宫廷音乐建设;
第二节 乃立乐府,采诗夜诵——乐府的创立与秦汉民间音乐的进步;
第三节 修身理性,反其天真——汉代古琴音乐的演进;
第四节 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音乐的新变与清商乐的倚靡;
第五节 古雅莫高,胡乐荐臻——西域音乐的输入与传播;
第六节 儒道兼美,双论合璧——《乐记》与《声无哀乐论》。
第四章 隋唐时期音乐文化的全面繁荣
第一节 发扬蹈厉,声韵慷慨——唐代宫廷礼乐建设与《破阵乐》源流;
第二节 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唐代的燕乐与大曲;
第三节 席上争飞使君酒,歌中多唱舍人诗——唐代歌诗艺术;
第四节 工师愚贱安足云,太常三卿尔何人——唐代宫廷音乐机构;
第五节 百花齐放,斗艳争奇——唐代民间音乐与文人音乐(含敦煌曲谱、俗讲、变文等);
第六节 取来歌里唱,胜向笛中吹——唐代音乐表演艺术家及其音乐理论。
第五章 宋元时期音乐文化的雅俗分流与市民音乐的兴起
第一节 声诗间为长短句——宋代词乐的体制;
第二节 自作新词韵最娇——宋代词乐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何不与君指上听——宋元时期的器乐创作;
第四节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宋代的市民音乐;
第五节 搜炼古今,博采沉奥——宋元时期的音乐思想与音乐理论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