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文化史》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 )
一、考核要求
中国音乐文化史的考核是为高等院校招收艺术学、艺术理论、音乐史论方向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并且具有选拔性质的专业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在本科阶段所掌握的中国音乐文化史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音乐历史与文化中相关问题的能力。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学校艺术专业的本科学生较好地掌握了中国音乐文化史论的基础知识和结构,达到良好及良好以上的水平,以保证被录取者具有扎实的音乐史学功底,良好的音乐史学理论素养,正确的学术理念,掌握较为科学准确的音乐史学研究方法,并有利于高等院校艺术学科在专业上的选拔。
二、考核评价目标
中国音乐文化史是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也是音乐史论专业必修的专业课。考试内容包括中国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音乐史学基础理论、中国传统乐理与乐律学理论,以及与中国音乐文化相关的文学、戏剧、美术、科学等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
1.准确地认识并论述本学科的相关知识;
2.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正确理解和掌握学科的有关概念、范畴、规律和论断;
3.运用相关音乐史学理论,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
4.运用哲学、美学、文化学、历史学等学科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比较和分析有关音乐历史发展的理论问题,音乐史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及其实际运用;
5.结合中国古代经典乐论、中国音乐发展历史中的重要史实、著名音乐史家的学术理论成果以及当下音乐社会生活,通过对中国音乐文化史发展的把握,作用于现实音乐生活。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2.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约30分,简述题约40分,论述题约50分,分析论述题约30分,根据每年的考试情况适当的调整。
三、考核内容
绪论
中国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中国音乐起源与夏商时期的巫乐文化
第一节 音乐起源——一个众口纷纭而又不得不说的艺术难题;
第二节 纸上得来终觉浅——文献中的上古乐史;
第三节 远古遗响——揭开上古乐史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