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演开幕演出为由江苏苏州精心打造的《人间新天堂》
重庆渝中区进京展演节目《川江号子》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检验和展示十六大以来我国群众文化建设成果,推动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开展,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社会文化氛围,文化部于8月底至10月中旬在北京举办“大地情深”——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城市群众文化进京展演。
活动举办背景
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关于文化建设明确提出“两手抓、两加强”的战略要求,即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把“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作为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求“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的战略性地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级党委、政府、文化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努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设施网络初步完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明显增强。 公共文化服务既是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展示我国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窗口。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开展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拟在“十二五”期间,鼓励和引导全国东、中、西部创建一批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为我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提供示范。从2011年到2016年,文化部、财政部将按照两年一个周期,分3批公布90个左右的示范区和180个左右的示范项目,覆盖全国东、中、西部1/3以上的地级市,形成整体示范效应,推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上水平。2011年上半年,第一批31个创建示范区、47个创建示范项目通过评审进入创建名单,目前创建进程已经过半,今年上半年文化部组织对各创建示范区进行了中期督导,拟于明年初进行统一验收。
全国群众文化活动形势如火如荼。群众文化活动是保障广大群众享有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我国群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也非常旺盛。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文化部长期坚持推动我国群众文化活动良性有序开展。群星奖评选、全国城乡基层群众小戏小品展演、中国老年合唱节、中国少年儿童合唱节、“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选,以及全国各地蓬勃开展的具有浓郁民族和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已成为广大群众自我展示、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良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