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不那么直接的作品,《秋天的回忆》的结尾给我很深的印象,不少我们熟悉的民乐作品演奏都是最后鼓乐齐鸣进入高潮结尾,但是这部作品始终都是静静的,尤其结尾渐渐隐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部作品。 ”在第三届民族管弦乐(青少年题材)新作品评奖活动颁奖音乐会上,北京35中金帆乐团演奏打击乐的五年级男孩对记者说。与传统的民乐作品创作不同,民乐合奏曲《秋天的回忆》的确是部特别之作,它同样获得了不少知名作曲家的赞许。创作这首乐曲的青年作曲家张辉,现在是中央民族乐团的低音提琴首席,他的特殊之处正在于他自身的演奏者身份,使得其对作品更加的敏感,也在实践过程中有更多的思考。
“我的先决优势正在于我在中央民族乐团这样一个80多人的大乐团里,每天都在演奏那些经典的作品,直观地去感受曲目本身,也促使我在数遍演奏合奏的过程中不断地去思考。在乐团演奏了20多年,逐渐对传统与现代有着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张辉说。他曾创作过多首器乐作品,如《康定印象》《沂蒙山幻想》以及电视剧《摩登爱情》的主题音乐等,在作曲实践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尤其对作曲配器以及和声的运用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秋天的回忆》这首曲子是张辉2010年去欧洲旅行,在意大利倒时差时睡不着觉写下的,在回忆中有着对逝去时光的留恋,又有着某种喜悦,对于情绪的表达层次十分丰富。张辉谈到, “这首曲子的主题是小调,是黯淡与明亮交替的,有着越走越远的感觉,音符如水般倾泻、缓缓流淌,和弦在变化发展中,留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在配器上选择民族器乐中很重要的弹拨器乐的‘点’去布局,我希望能给人一种与传统民乐不一样的听觉体验” 。
张辉的这种尝试的确引起了听者的共鸣,正如张辉所说,“我创作过爵士音乐,也很喜欢古典乐,而民乐其实也是既传统又现代的,也是中西方合璧的理念,我非常希望民乐能够让更多人去接受,能够让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传统走上国际。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而民乐要发展就必须对现代语汇有所尝试。现在的孩子们小小年纪都很了不得,他们所思所想也是复杂而多元的,给孩子写的作品也不意味着就必须是简单、明快的。音乐也会陷入模式,我认为尤其对于给孩子们的作品,一定不要陷入某种模式,它应该是一种感受。 ”(中国艺术报/张悦)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