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基(资料图)
他的歌曾唱响在热闹的矿山,他的歌曾萦绕在沸腾的校园,“抖落铜屑铝末,能唱出令山间百灵也为之羞愧的歌声;披燕尾华服,轻呤低诵中,尽展伟大诗作穿越时空的旷世回音”,这是音乐圈里人对矿工出身的青年歌唱家、大连理工大学声乐老师赵岩的评价。前不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赵岩透露,他就是从山西矿山中走出来的歌手。
父母赐给一副好嗓子 受刺激考上音乐学院
高鼻阔脸,一头卷发,身材魁梧,乍一看赵岩就有一种音乐家范儿,说起话来,声音下潜极深,如轰轰作响的低音炮“卷起裤脚”,赵岩说他的声部就是男低中音,“打个比方吧,就像杨洪基老师唱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他唱的高音我唱不上去,我唱的低音却比他更低。”听说记者前不久采访过著名歌唱家杨洪基,赵岩说:“杨洪基是我的老师,是他教我唱《滚滚长江东逝水》。”
时光倒退30年,谁能想到当时还在山西铝厂里当工人的赵岩能成为优秀的男低中音歌唱家?如今,已是大连理工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的赵岩说:“我从小在山西的铜矿里长大,感谢父母赐给了我一副好嗓子,从小痴迷舞台,也梦想着将来登台演唱。”
1983年,高中毕业的赵岩因为歌唱得好被山西铝厂特招,当了一名工人,平时在车间工作,见多了浓烟飞尘,听惯了机器嘶鸣,在业余时间,他在厂文艺宣传队演出,在那里刚出校门的赵岩眼界大开,到那时他才知道还有一种大学,叫做音乐学院。1984年,赵岩受到了“刺激”,“和我一个队里的一位女高音歌唱演员考上了山西大学音乐学院,那可是我们山西最高的音乐学府。”
受刺激后的赵岩脱产学习,他来到太原,在偏僻的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周围租了一间小房子,用热爱和执着去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一年后,考上了音乐学院,成为同队那位“女高音”的师弟了。“在山西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教我的老师是著名声乐教育家邓映易教授,同时,他也是外国歌曲译配家,咱们都熟悉的那首《友谊地久天长》就是由他第一个引进中国的。”
四年后,面对山西歌舞剧院、太原师范学院等单位的邀请,赵岩选择留在山西大学当一名声乐老师。在山西大学当老师的时候,赵岩发现了一位能力超强的学生,她就是谭晶,当今国内最为著名的青年歌唱家之一,“在谭晶念大一的时候,她驾驭舞台的能力就超人一等,令人印象深刻,后来谭晶又从山西大学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去年山西大学建校110周年时,我还见到小师妹谭晶,还有另一位师兄,著名歌唱家阎维文。”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