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生“误”入花旦行
弋长江演旦角其实很偶然。2005年,团里排演《战金山》,弋长江起初只跑龙套演一名男兵。休息时,弋长江在一旁练习主角表演技巧,指导老师发现他有演女性角色的天分,于是让他除了练习配角的戏外,也让他学主角的戏,细心揣摩女性角色的心理和表演技巧。就这样,弋长江从《战金山》扮演女主角,开始了旦角生涯。
生活中的弋长江喜欢照镜子,但第一次真正画成女角时他还是激动了一把。回忆起第一次的感受,他一连说了好几个“很激动”。当镜子里的他慢慢变成“她”,到最后穿戴完毕,在镜子前一看,他都不敢相信自己了。
“男旦之所以比有的女演员在刻画角色上更加神似,因为他们善于观察,每个动作都用"心"表演。”
善于观察是必备的条件,但更可贵的是“心”,正是因为这种一丝不苟的态度,使“男旦”在艺术表演上有自己的风格和独到之处,弋长江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我是男的,要演好花旦,就要深入生活,观察女性的言行、动作和心态。”弋长江认为自己是男性,要塑造好女角时,不但形态上的一颦一笑都要求做到惟妙惟肖,更要力求神似。于是他常常观察女性的动作,体会女性的思想感情变化。为了达到体型上的相似,每次演出他都要穿服装师给他定做的文胸。
历史上秦腔男旦多
在中国戏曲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男旦,比如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和荀慧生。而在秦腔的历史上,男旦也大有人在。有号称“秦腔梅兰芳”的刘箴俗、“秦腔皇后”李正敏、“秦腔万人迷”马振华、“秦腔第一旦”陈雨农、秦腔名伶魏长生等。
刘箴俗在戏曲上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反映生活,表现人物的性格。他从现实生活中不断地吸取营养,提炼具有典型性的细节动作,丰富戏曲的表演形式。正是这种在艺术上不断进取的精神和态度才使他有了丰硕的成就,正如王绍先生在秦腔记闻中描述的:刘箴俗“梨花带雨,色艺绝伦,名留武汉,技贯三秦”。
前些年,戏剧界有一个观点:男性演员不宜扮演女性角色,同样女性演员也不宜扮演男性人物。在这样观点的影响下,几乎全国所有的院校在培养学生时都非常注意,造成现在舞台上的男旦演员寥寥无几。
在秦腔戏剧发展史上,男旦作为一个特殊的存在,具有特殊的意义,而弋长江,一个24岁的男孩,他的秦腔旦角梦的大幕徐徐开启。(华商报)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