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剧中的华贵妃,美艳跋扈,工于心计,当时决定将皇后和华妃的戏剧线索合并也是想让人物性格更为鲜明也更为突出,这在戏曲改编中是必要的。我们抓住了小说中皇后与华妃“想尽办法不让其他妃嫔生子”的这一主线,但其实华贵妃终身不能生育的事实却是更大的悲剧,当甄嬛小产郁郁寡欢又得知沈眉庄被人有意推下水时,皇帝找甄嬛吐露了那番真言,原来御赐华贵妃的合欢香中加入麝香使其终身不能怀孕是皇帝的授意,利用华贵妃牵制年羹尧才是皇帝手里的重要棋局。身为皇帝的他,多疑狠辣,所有人皆是皇帝手中的棋子,一旦有人搅局,就会该舍就舍、该杀就杀。尤其在下本中将着墨更多皇帝的部分,这就使得全剧蕴含了反封建皇权的立题立意,使得全剧除了儿女情长、诗情画意外,更增添了几分悲剧的力量。尤其在明年春天《甄嬛》下本推出时会觉得更有嚼头。
很多观众看电视剧《甄嬛传》时就对沈眉庄、甄嬛与温实初的那条感情线很牵挂,尤其是沈眉庄难产死去,温实初为保全甄嬛而自宫的情节着实牵动人心。电视剧中,温实初与甄嬛从小青梅竹马,温实初进宫当太医也是因为暗恋甄嬛希望默默守护她,考虑到舞台剧的人物关系不能太过复杂,越剧版将温实初的暗恋移植到沈眉庄身上,正是甄嬛与沈眉庄之间的姐妹情深,使得温实初甘愿冒天大的风险去救甄嬛。表现生死不渝的爱情、不离不弃的姐妹情,也更适合越剧来表现,凸现这个剧种柔美抒情的艺术特色。也就是说我们不会像小说或者电视剧那样花笔墨交待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希望观众感受到的是浓郁的情和越剧的韵味。
老中青三代都用情很深
记者:此次《甄嬛》上本的首演,云集了8个越剧流派,平均年龄不满30岁的年轻演员,您对这
些年轻演员的评价,对这个创作团队的评价如何?
李莉:应当说这部剧严格意义上讲,也是上越青年一代的第一部集体原创大戏。我们之所以选择《甄嬛》 ,也正是因为这部剧非常适合越剧,尤其适合这些有一定“粉丝”基础的青年演员,是典型的“戏保人” ,也是充分考虑了演员、角色和流派的三位契合,排出了现在的阵容,并为她们配备了最资深的创作团队保驾护航。我们是真心希望越剧《甄嬛》能成为一部立得住、走得远的优秀剧目。除了我和黄嬿、蒋东敏编剧外,我们还聘请了导演杨小青、舞美设计胡佐、灯光设计周正平、唱腔设计陈钧、音乐作曲刘建宽、服装造型设计张豫美等各领域的名家共同参与。值得一提的是陈钧此番设计唱腔,严格按照人物的性格,将越剧旦角王派、金派、袁派、吕派和小生徐派、陆派、范派的声腔特色进行创造性地发挥,全剧唱腔设计完成后,陈钧曾在主创人员面前有过一次试唱,对唱腔要求严苛、以往总要唱腔设计“返工”几次的导演杨小青,对陈钧设计的唱腔“全线通过” ,并连连称赞写得“有人物!好听! ” 。
其实,在青年演员集体的身后是上越的中生代甚至是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在压阵,在剧本和唱腔刚刚出炉时,已是88岁高龄的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就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研究剧本和唱腔,然后她把饰演甄嬛的李旭丹叫到家中,给她分析人物,逐字逐句地教授念白和唱腔。扮演沈眉庄的史燕彬是“90后” ,也是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金采风的关门弟子, 84岁高龄的金老师也是亲自为爱徒指导念唱和表演。除了老一代艺术家用情很深以外,中生代艺术家钱惠丽、章瑞红、许杰、方亚芬、王志萍等,有的守在排练场,为青年演员把关指导;有的在排练后,为爱徒“开小灶”带教。这部剧的导演、被青年演员们爱称为“杨奶奶”的著名戏曲导演杨小青更是手把手地对她们悉心调教。这些青年演员也真的很能吃苦,她们也都懂得一点——机会难得!(中国艺术报/张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