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影视文学:隶属影视传媒系。本专业为适应电视、电影的发展趋势,融汇影视学、文艺学、传播学、美学、写作、公关等学科,旨在为各类电视台、报刊杂志、文化传播公司、网络公司等大型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电教中心等培养编导、编辑、策划、文案、摄影、摄像、制作等高级专门人才。
开设的主要课程:影视艺术概论、影视史、文学与影视写作、传播学、视听语言、专业英语、多媒体图形图像制作、影视声音与制作、非线性编辑、影视编导、电视节目制作、摄影摄像、影片分析等。
摄影:隶属广告学系。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当代摄影文化理念和相关理论基础、熟知传统及数码摄影专业知识并具备商业摄影和艺术摄影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毕业生可进入各种与视觉文化、影像传播和教育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成为新闻报业的摄影记者、各类杂志和出版单位的摄影师或图片编辑、广告公司和大型企业的专职摄影师、摄影画廊或图片库的从业人员,也能在网络等新型传播媒体中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空间。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基础摄影、经典视觉艺术欣赏、传播学、数码摄影技巧、数字影像处理、摄像与影视制作、营销传播研究、商业广告摄影、商业人像摄影、摄影发展史、当代摄影现象研究、传统黑白暗房、现代专题摄影、摄影观察艺术、摄影创作实践等。
数理学院
上海师范大学数理学院下设:数学系、物理系、教育技术系、数字传媒艺术系、数字传媒艺术中心和计算中心等六个面向专业和全校的教学和技术服务单位;设有数学研究所、动力系统研究中心、数学认知研究所、应用物理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机构;拥有上海高校计算科学E-研究院、科学计算上海高校重点实验室(配有高性能科学计算机群系统)、上海市星系与宇宙半解析研究重点实验室、光电材料与器件校级重点实验室等学科平台;建有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11个实验室)以及多个用于物理专业和公共大学物理及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实验室。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和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7个硕士点、7个本科专业。
学院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具有一支较高学术水平、年龄与知识结构合理、敢于创新并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学和研究队伍。数学与物理学科有教授22人(含5位二级教授),数学学科有博士生导师13人,物理学科有上海市“东方学者”讲座教授1人。多位教授是国内外著名学者和专家,多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学院近180位教职工中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教师78人, 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85人。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已占全体教师的近60%。在校本科学生1300多名,各类研究生460多名。
近五年来,学院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近50项、部委和上海市级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项目近30项、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40余项。每年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源期刊论文120篇左右。获省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中国电视“金鹰奖”三等奖1项、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十优”奖1项。学院与美国、英国、德国、斯洛文尼亚、日本、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台湾、香港等地区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每年来学院访问和讲学的国内外著名学者超过60余人次,学院教师出访达30余人次。学院教师在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专著与教材多部。
专业简介
数字媒体艺术:本专业依托上海师范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及人文环境,拓展“技术+艺术”的办学特色,注重实际技能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旨在培养中国数字传媒领域优秀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IT技术、艺术与美学、平面设计、Flash和三维动画、微视频编创、从而掌握数字技术在新媒体艺术领域和移动多媒体艺术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并通过系统的创作训练,获得实践经验,可在全国媒体行业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平面数字媒体、动态媒体艺术、影视特效制作等工作。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视觉传达基础、设计与美学基础、数码摄影与图象技术、数字画面艺术、数字图形设计、平面动画、三维动画、摄录像艺术、录音与音响艺术、影视编辑艺术、影视特效、微视频编创、网络与通信技术基础等。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