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6日,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2017年)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2011年“艺术学”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成为新的第13个学科门类,“音乐与舞蹈学”随之升格为独立的一级学科以来,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成立的第一届新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贵芹、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闫拓时,以及来自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等全国32所高校的专家委员共40余人出席了这一盛会。
会议主要围绕三个主题进行:一是正式启动本届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部署本年度及五年内主要工作;二是研讨制定《音乐与舞蹈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三是征集2013年度音乐与舞蹈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热点难点问题研究报告或政策措施建议。
26日上午8:30,大会准时召开。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郭磊主持了会议。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闫拓时首先代表会议主办方和主任委员单位致辞,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委员,强调了本届“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成立的重要意义,并表示了作为主任委员单位,中国音乐学院对教指委未来五年工作坚定支持的决心。
教育部高教司刘贵芹副司长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刘司长剖析了当前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教师和学生群体的当代特征凸显以及教育部机关职能转变的情况下,音乐与舞蹈类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指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音乐与舞蹈学教育的举措,并从定位、调研、统筹、计划、自律等五个方面对本届教指委的工作提出了宏观要求。
随后,在欢快的乐曲中刘司长为各位委员颁发了聘书,并合影留念。
会上,本届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作了工作报告。赵院长指出,本届教指委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高教质量三十条”,以新一届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视频会议精神为指导,科学谋划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讨论并推进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
下午,在教指委秘书长、中国音乐学院教务处长郭彪对两个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制订进行了简短的说明之后,委员们按照专业领域分为两组,由副主任委员、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徐昌俊和副主任委员、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郭磊分头主持,分别对音乐类和舞蹈类《普通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研讨。与会专家围绕课程设置、课程体系、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特色、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进行深入热烈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徐昌俊院长和郭磊副院长分别代表音乐类和舞蹈类的专家做了分组汇报。
会议的最后,赵塔里木院长做总结。赵院长表示,全面提高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他号召各位委员一定要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努力发挥作用、认真完成教育部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推动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高。
这次会议全面启动了本届教指委,部署了未来五年的工作,对《普通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初步成果。本届教指委将积极贯彻本次会议精神,在未来五年中认真履好职,在教育部领导下开展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教学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等工作。
教育部高等学校音乐与舞蹈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3—2017年)成立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圆满落幕。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