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大男高音”之一、上海歌剧院院长魏松今年步入自己从艺生涯的“不惑之年”。12月8日,“不倦的歌者——魏松艺术生涯40周年音乐会”将在上海大剧院唱响。本次音乐会参照“帕瓦罗蒂和他的朋友们”的模式,以音乐家40年的从业所经历的事件、结识的友人为线索,由作曲家的代表作与经典歌剧选段串联成一台观众耳熟能详、且对艺术家意义非凡的音乐会。殷秀梅、戴玉强、石倚洁等十多位“美声好声音”将作为嘉宾助阵音乐会。
音乐会分“从辽河到黄浦江”、“情系经典·以歌会友”、“‘佟门’与同门的祝福”、“薪火相传”四方面全方位展开。嘉宾选择上魏松言称“名气大没用,必须是铁友谊”;曲目的选择上也承载了自己成长的故事,例如开场曲《十八岁的生日晚会上》就是从自己的十八岁唱起,《鸿雁》、《帕米尔,我的家乡多么美》、《红河谷》是由北到南的历程。
从40年前辽宁的文艺兵一路唱到上海音乐学院,又从上海歌剧院唱到世界歌剧舞台,魏松的艺术生涯一路辉煌。如今已年过六十的魏松说,“这个年纪,按照国际惯例,许多男高音都已经逐渐淡出舞台,但我现在似乎还是处在‘巅峰’的状态,明年我还要在国家大剧院唱《奥赛罗》和《丑角》,去意大利唱《乡村骑士》,想休息都找不到时间。我想我还是跟年轻的时候一样,不断学习新的剧目,维持我的艺术生命。如果我到80多岁还有HIGH C,我就一直唱下去。”
作为上海歌剧院的一把手,魏松坦言这是一项“重担”,“我是艺术家出身,做管理对我来说的确是沉甸甸的担子。好在现在歌剧院处在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无论合唱团还是交响乐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而当务之急是培养年轻的后备力量,如果有一天我唱不动了,上海找不到一个年轻的男高音顶上,那一样是我的失职。”(东方早报/陈晨)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