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 民族音乐概论 考试代码:307
考试参考书:
1、《民族音乐概论》中国音乐研究所编.人民音乐出版社.
2、《汉族民歌概论》江明惇著.上海音乐出版社.
3、《民族器乐》袁静芳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考试总分: 100分 考试时间: 3小时
一、 考试目的与要求
民族音乐概论是民族音乐学学科的基础理论,此科目考试主要考察考生掌握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基本知识的程度,了解考生运用民族音乐基本理
论观察、分析民族音乐事象的能力。
二、 考试的基本内容
本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民歌与民间歌舞音乐、曲艺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四个部分。
【民歌与民间歌舞音乐】
(一) 绪论
1、民歌的概念,民歌形成与发展的历史(着重了解各个历史时期民歌发展中具有重大影响的音乐事象)
2、 民歌的基本特征。
3、民歌和其它民间音乐的关系(按我国民间音乐的四大类——民歌、曲艺、戏曲、民间器乐,说明民歌与其它三类的区别与联系)
4、民歌的美学意义(民歌以平朴、简洁、真实生动之特点取胜,具有人类社会中最自然、最单纯的艺术美)
(二) 民歌的体裁
1、 体裁概述:
(1) 体裁的概念, 民歌体裁形成的原因。
(2) 民歌体裁特征的体现。
(3) 划分民歌体裁的方法。
2、 号子:
(1) 号子的概念, 号子的形成与发展。
(2) 号子的功用。
(3) 号子音乐的特征(分述号子的音乐基本表现方法、典型音乐性格、演唱、音乐形式——节奏、旋律发展方法、曲式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4) 号子的种类及各类号子例释。
3、 山歌:
(1) 山歌的概念, 山歌的形成与发展。
(2) 山歌的特征(分述山歌的音乐基本表现方法、典型音乐性格、演唱、音乐形式——节奏、旋法、曲式结构等方面的特征)
(3) 山歌的种类及各类山歌例释。
4、 小调:
(1) 小调的概念, 小调的形成与发展, 小调流传的特点。
(2) 小调的特征(分述小调基本表现方法、音乐形式——节奏、旋法、曲式结构、衬词衬腔等方面的特征)
(3) 小调的种类及各类小调例释。
5、 其它民歌体裁类型——舞歌、儿歌和摇儿歌、风俗歌的概念与特点。
6、 我国多声部民歌的分布情况。
(三) 民歌的旋律
1、 民歌旋律概述。
2、 民歌词曲的结合关系:
(1) 陈述关系的一般规律。
(2) 表现关系的一般规律。
(3) 陈述关系和表现关系的结合特点。
(4) 衬词衬腔的应用。
3、 民歌的节拍、节奏:
(1) 民歌节拍的形成及节拍的类型。
(2) 民歌节拍的特征及其表现意义。
(3) 民歌节奏的类型及运用。
4、 民歌的调式:
(1) 民歌调式的形成与发展。
(2) 民歌调式的种类与色彩。
(3) 民歌调式的变换。
5、 民歌旋律的发展方法:
(1) 音乐材料的统一、变化关系。
(2) 旋律相邻部分的连接方法, 旋律高潮或高点的造成。
6、 民歌的曲式结构——结构单位、结构形式与结构性质(在普遍了解各种结构形式的基础上,着重了解对应性结构、起承转合性结构的形态与特点)
【曲艺音乐】
(一) 曲艺的概念。
(二) 曲艺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概述:
(1) 古代说唱艺术因素的出现。
(2) 说唱作为独立艺术形式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