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词曲对专业词曲创作者来说都是一项艰难的工作,罗天富老人却集自己几十年的生活阅历和感悟,创作了4首词曲,表达他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的热爱感念之情。“十八大会议在北京开,全国人民喜心怀,会议精神传四方啊,中华复兴有了方向……
谁不夸我们和静好,矿产丰富品位高。招商引来远方的客,请到我们和静来。……”
在灾后重建的新房里,记者看到了由罗天富创作的4首歌的歌词(其孙女帮助整理)。听说记者要听他唱歌,老人高兴地张口就唱了这首《歌唱和静好风光》。
这位自己创作歌曲的罗天富老人今年74岁了,是和静县和静镇克再村农民,虽说不识字,但却喜欢唱歌,尤其是喜欢家乡的山村小调。
说起创作歌曲的缘由,罗天富感慨地说,自己上个世纪70年代末进疆,依靠放羊为生,过的是没有吃没有穿的日子。这些年来不仅和静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己的日子也是一天强过一天。“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啊。多年了,我一直琢磨要用歌声把好生活大声唱出来,用歌声来表达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的热爱之情。”罗天富对记者说,去年党的十八大召开触动了老人的心弦:我就在想啊,“ 一定要结合十八大,结合和静县近几年农牧业生产、文化旅游、城市建设和身边可喜可贺的变化,把它们编成歌曲,传唱出去,通过歌声,让外界了解和静、了解新疆,让全世界的人民都知道我们中国人现在过的好生活。”
老伴在一旁说:那几天他就像得了魔怔一样,“ 嘴里天天哼着,想好了就让孩子们给他记录下来。”十八大结束,老人自己创作的有七段歌词的《歌唱和静好风光》就完成了。老人用自己的家乡小调配上歌词哼唱,一首朗朗上口旋律优美的歌曲就这样出炉了。“ ……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 ,日常生活离不了,不要耍面子,不要拽牌子,耍面子,拽牌子,空了钱袋子,艰苦朴素地过日子,细水长流一辈子。”针对社会上存在的大量奢侈浪费现象,罗天富老人创作了《勤俭是咱们的传家宝》这首歌。今年党中央就提出要提倡节约反对浪费”,这让老人倍感欣慰。
罗天富说,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自己写的歌能够在社会上传唱。因为这些歌都是歌唱日益变化的美好新生活。正如他创作的《农民丰收十二个月》。老人深情地唱道:十二个月来满一年,欢欢喜喜过个年,吃得好来穿得暖,惠农政策就是好,老年享受了新农保,不愁吃来不愁穿,健康快乐度晚年。(新疆日报/龚奕丹)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