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的为兵演唱,我面对的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听的不仅仅是一支歌、一个声音,他们未必都有‘音乐的耳朵’ ,可以说他们完全是用心在听,那么你就要用心去唱,只有心与心相撞,才能心与心相通。把自己放进去,而且要唱出歌之外的东西,这是我一直以来的追求。”在硕士毕业论文《中国民族男高音演唱艺术初探》里,他写道。
要实现“唱出歌之外的东西” ,王宏伟明白, “功夫在诗外” 。
王宏伟喜欢阅读梅兰芳,家里有他的全集、唱片,还有传记。“梅兰芳先生说过,唱戏的人心要干净。如果一个人想法太多,顾及太多就唱不好。我越来越感觉这是至理名言”,王宏伟还从梅兰芳身上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情怀,“如果一个艺术家的生活太优越,他恐怕难以成就自己”。所以,王宏伟对自己的生活始终保持着警惕,对于无端的炒作和放肆的欲望始终保持着距离。
他的阅读广泛而深入。“伊犁河谷是一座绿色的马厩,伊犁河是一条系马的银色绳索。真正的骏马,是草原上的王子!备上马鞍,像身披甲胄的勇士,卸下鞍子,线条美似天鹅。哦!伊犁马,我们草原上的珍宝哟,谁有你这样变幻的雄姿……”新疆作家周涛笔下的伊犁马令他热血沸腾,一下子盘活了他对骏马的感知与情感。
陕西作家杜文娟的非虚构作品《阿里阿里》令他感怀。王宏伟说,读这样的文字,曾经在阿里演出的场景顿时就冲到了他的眼前,曾经演唱过的歌曲《天边的阿里》的旋律不由地朝他涌来。
王宏伟是摄影的超级“发烧友” 。他的镜头,聚焦的是祖国大好河山,捕捉着中华大地的表情,挖掘出大自然的恬静之美。
他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同事章梅记得,有一回到某地慰问边防官兵,面对优美景色和独特地貌,一群人纷纷拿起相机,争相定格眼前的风景。王宏伟则另辟蹊径,把镜头对准了脚下石头上的苔藓。那是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色泽丰富,有着毛茸茸的生命气息。几乎所有的人都忽略了,王宏伟却抓住了,“他拍摄的这些苔藓的照片,很有感觉,直接可以印在女孩子佩戴的丝巾上” 。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峰看过王宏伟的摄影作品,甚为惊讶:“豪情万丈的歌曲与对雄伟壮美的祖国山河的观看和呈现融为一体。他爱西部的山河风光,‘行走—体验—观看—思考’的摄影方式,加深了他歌曲中的粗犷和辽阔格调;而他发自内心的歌唱也使他在观看和发现中有更深的情感体验。用声音去表达,同时用图像去呈现,十分难得。 ”李树峰点评道。
王宏伟说自己不敢懈怠,继续保持着“在路上”的姿态,为自己的歌声寻找更为坚实的凭依。(中国艺术报/王国平)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