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0年,瓦格纳完成《罗恩格林》总谱,他把总谱寄给李斯特,让他全权做主。李斯特回信里说,他已计划在魏玛即将举办的赫尔德尔纪念会上首演《罗恩格林》,演出后来如期进行。
反犹文章惹争议
瓦格纳的文章《音乐中的犹太精神》曾为他惹来麻烦。当时文章发表后,瓦格纳说自己受到欧洲所有报纸闻所未闻的攻击。不过他似乎一点都不后悔曾如此写过。这篇文章后来被当做他反犹的重要证据。
在1854年完成《莱恩的黄金》没多久,瓦格纳遇见对他意义重大的一本书——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瓦格纳甚至将自己刚完成的《尼伯龙根的指环》的台本样本寄给叔本华,标题处写下“出于敬仰”的字迹。他认为叔本华使自己置身那种严肃认真的气氛,让他构思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金钱问题依然是困扰,在创作《纽伦堡的名歌手》时,瓦格纳还在努力找寻生活费。1862年新年过后瓦格纳又在为住处发愁。他向李斯特的女儿,彪罗的妻子科西玛求助,并获得了起初拒绝他的施特雷特夫人提供的住处。
拜罗伊特的甜蜜时光
两年后,一切都在好转。1864年的5月2日,刚继位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派人找到瓦格纳。此时德国政府已不再追究他参与起义的事。国王接见他,付清全部债务,并资助他进行多部歌剧首演。瓦格纳的自传止于此处,就像他结尾所说“那种最普通的生活压力的负担绝不会再同我沾边了。”
瓦格纳没有在自传里提到这一年6月科西玛为他私奔的事。他们等到1866年明娜去世,才正式生活在一起。1870年,科西玛与彪罗正式离婚,一个月后与瓦格纳结婚。
关于瓦格纳迎来自己期盼的认可和成功,可以在由尼采妹妹编著的《巨人的聚散》中找到相关描写。1872年,瓦格纳生日当天,拜罗伊特瓦格纳节日剧院奠基。4年后,首届瓦格纳歌剧节在这里上演。
晚年的瓦格纳,至少在世俗目光中是幸福的,他生前见证了自己全部作品登上舞台并且受人拥戴。最后一部歌剧《帕斯法尔》在1882年由他亲自指挥在拜罗伊特首演。
1883年2月13日,瓦格纳因心脏病在威尼斯去世。他留给世人的是14部歌剧,以及无尽的争议话题。(新京报/姜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