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813年5月22日生于莱比锡布鲁尔区的‘红白狮’楼的三层楼上,两天后在托马斯教堂受洗,取名威廉·理查德。我的父亲弗里德利希·瓦格纳在我诞生时是莱比锡警察局的官员……”68万字的口述自传《我的生平瓦格纳回忆录》一书开头这样写道。
母亲希望他成诗人
瓦格纳幼年丧父,母亲再婚后,他一度使用继父姓氏,多年后才恢复姓氏。几个孩子相继走上戏剧道路,令瓦格纳母亲下决心,不能让幼子对戏剧感兴趣。她觉得儿子应该成为一名诗人。
不过瓦格纳满脑子想的是怎么学会谱曲。罗基斯的《通奏低音方法》是他要自学的知识,为省钱他跑去一家店里借这本书。由于租得太久,店主告诉他,租金已经和书的购买价格一样高了。“我记得我那时生活中金钱上的困难就是从这儿开始困扰我的。”这是瓦格纳在自己的传记里第一次提到钱的问题。
家贫致妻子出走
1833年,瓦格纳开始为《仙女》谱曲,圣诞节时完成。1836年新年,他又完成《爱的禁令》总谱,这部戏在《仙女》之前得到首演机会。但观众对这部歌剧没有什么特殊反应。在第二场演出前一刻钟,后台发生斗殴事件,演出不了了之。瓦格纳期望通过这部歌剧获得好收入的愿望落空。那阵子每当他回到家的时候,都会发现门上钉着来自法院的传讯通知书,债主们再也耐不住性子了。
这一年的5月,瓦格纳带着明娜到了柏林,之后又到了昆尼希堡(现加里宁格勒),11月他们结了婚。瓦格纳的事业在这里并不顺利,所供职的戏院经营不善。一天,他离家去戏院排练。晚上回家时发现,妻子和女儿因为不堪生活的贫困一起离家出走了。
但明娜没多久在瓦格纳的努力下回心转意。这期间瓦格纳开始创作《黎恩济》的剧本,当然他们一家人的生活依然窘迫。1839年,他们动身前往巴黎,从普鲁士港口乘船转道伦敦,在登船第二天就陷入巨大的风暴中。“当水手在抛锚和升帆时喊的号子从花岗岩壁上发出巨大的回声时,一种莫可名状的愉悦感攫住了我……不久它就形成为我的《漂泊的荷兰人》中的水手之歌的主题。”
为生计典当结婚戒指
金钱的困难让瓦格纳甚至不得不把结婚戒指也典当了。有一天邮差送来了一个从伦敦寄来的包裹。里面是被伦敦爱乐协会退回的《统治吧,不列颠》的总谱,还需要支付7法郎。瓦格纳愤怒地拒收邮件。对手稿下落,也没兴趣知道。 为了生计,瓦格纳开始为《音乐杂志》工作,还为《晚报》当过通讯员。一个大歌剧院的经理对《漂泊的荷兰人》草稿感兴趣,不过他不是想要演出,而希望瓦格纳出让这部草稿,之后由别的作曲家谱曲。瓦格纳起初不同意,但很快接受了这500法郎的转让费用,并用这笔钱支持自己创作。
因参加革命被通缉
1842年4月7日,瓦格纳结束了3年的巴黎生活,和明娜乘船到了德累斯顿。各种奔走下,《黎恩济》同年得到了在德累斯顿剧院首演的机会。这部戏引起了当时已经功成名就的李斯特的注意。《漂泊的荷兰人》也在1843年迎来首演,卡塞尔宫廷剧院和里加的著名老剧院还预订了这部歌剧的总谱。在这一年的5月,这部戏在上述两个地方都演出成功。但是,这都没有帮助瓦格纳彻底从债务危机中走出来,那之后再也没人向他提出预订总谱的要求,他试图出版《漂泊的荷兰人》钢琴改编曲的希望也落了空。
30岁生日那天,瓦格纳完成《汤豪舍》的剧本,《格林童话》是他这一创作的源泉。到了1844年,瓦格纳最早将《漂泊的荷兰人》寄给的柏林剧院愿意演出这部剧。首日演出很成功,第二场演出时却出现嘘声。在随后的评论中,瓦格纳称自己看到的是“卑鄙的腔调和不知羞耻的无知。”
尽管陆续得到一些收入,但这些都没有彻底改变瓦格纳糟糕的经济状况。更糟糕的是,1949年他因为参加五月起义而被德累斯顿警方通缉。在李斯特通风报信后,瓦格纳逃往瑞士,之后又到了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