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尤泓斐差点放弃了《蝴蝶夫人》的演出。
第一届“北大艺术之旅”,尤泓斐给观众介绍艺术歌曲、普及民族歌剧唱段,发展了一大批高雅音乐的“粉丝”。2011年,尤泓斐决定让这些“粉丝”真正踏进歌剧的门槛。对于尤泓斐来说,这道“门槛”绝对够高——她以意大利歌剧精粹音乐会的形式,在一个晚上饰演作曲家普契尼3部经典歌剧中的女主角。这场音乐会也成为她艺术生涯中“压力最大的一次演出”。
音乐会的最后一个剧目是《蝴蝶夫人》的片段。其中,《宝贝,我的心肝》是蝴蝶夫人最后一段咏叹调,此时的蝴蝶夫人得知爱人不仅背叛了爱情,还要将他们的儿子带走,她为自己唱出这段挽歌后,结束了生命。而这段咏叹调,差点被尤泓斐放弃。“演出前,我曾给栾峰老师打电话说,我不想唱这段了。因为这段咏叹调太悲了,这是蝴蝶和儿子的诀别,作为一个母亲,我承受不了。”电话那头,栾峰动了气。尤泓斐不得不逼自己继续。
音乐会现场,这一段意大利语的咏叹调,让很多根本没有听懂歌词的观众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唱段结束,平克尔顿的扮演者陈苏威扶起倒在地下的尤泓斐,“Brava”此起彼伏地响起。
2012年,“北大艺术之旅”更进一步,尤泓斐为观众带来了3场全本歌剧的演出——4月20日至22日,集结了尤泓斐、金郑建、张倩、张海庆等当代中国歌剧舞台骄子的《再别康桥》,让观众领略了民族歌剧的魅力。
今年,正当尤泓斐紧锣密鼓地筹划第四年的“北大艺术之旅”时,她却突然病了,无法唱歌、无法出声,头甚至疼得无法低下。尤泓斐心急如焚。庆幸的是,在演出前夕,尤泓斐基本痊愈了。
第四年的“北大艺术之旅”,洗尽铅华,舞台上只有尤泓斐和一名钢琴伴奏,没有任何多余的言语,她只是将一首首艺术歌曲用最恰当的音乐语言娓娓道来。
演出时,观众席的第一排正中央坐着几个五六岁的孩子,整场音乐会,他们比上课听讲时还认真,在座位上一动不动。演出结束后,我问他们:“你们知道台上的人是谁吗?”“我知道,我知道,她是尤泓斐,她的歌我们都听了好几年了。”孩子们争着回答。听到这些,尤泓斐笑了。
虽然这4年来收获了很多,但尤泓斐也有烦恼。“有时候,我真想放弃了,真的太累了。” 4年“北大艺术之旅”的所有演出没有赞助商,票价也是低至30元、50元,所有开支全靠尤泓斐用自己其他演出的收入来支撑,每场音乐会都要赔上不少钱。“赔钱还是其次。每场音乐会,演出只有两个小时,但是我要为这两个小时进行的准备绝不少于20个小时。还有,这些演出,朋友们只要有时间都是鼎力相助,我给他们的报酬,也仅够他们来演出时打车的费用,这欠下的人情,我还不起。”虽然这些烦恼一直困扰着尤泓斐,但她并没有准备放弃。“今年,我还想把‘艺术之旅’带到全国更多的学校去,学校只要解决我和钢琴伴奏两个人最简单的吃住行就可以了。”(中国文化报/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