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晚,浙江省第四届残疾人文化艺术周开幕式暨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颁奖晚会在杭州举行。此次汇演共有来自全省各市的600多人参加,参演节目数量、参演人数均为历届之最。参演的600多人中,绝大多数均为残障人士。
“我不知道健全人士怎么看待我,但我觉得我现在很好,所以我一直很乐观。”浙江省残疾人歌唱家刘咏28日晚告诉成报记者,虽然自己先天残疾,但他从来就觉得自己与正常人没区别,并呼吁浙江省广大残障人士要积极乐观,不要封闭自己。当晚,浙江省第四届残疾人文化艺术周开幕式暨全省残疾人艺术汇演颁奖晚会在杭州举行,刘咏作为湖州代表团成员演唱。
刘咏今年54岁,在浙江长兴县一家企业从事仓库管理员工作。刘咏从一出生便被确诊为先天性眼球震颤,左眼失明,右眼视力仅为0.06度,然而他却从来不觉得自己残疾。
在孩提时代,刘咏最常做的事便是坐在高音喇叭下听音乐。在那段岁月里,他接触了古典音乐,这些音乐也成为了他的挚爱,尤其是莫扎特、贝多芬的音乐,让他的“每一天都是光明”的。
“我从十四岁开始学习基本乐理,然后又学习拉二胡和小提琴。”如今已是浙江省音乐家协会会员的刘咏告诉记者,尽管自己从高中以后就再没有上过学,但凭着对音乐一股子热情,从年少时便自学起多门音乐课程,在三十几岁时为了学唱歌剧,还自学掌握了意大利语、法语等多门语言。
据媒体报道,为了回馈社会,刘咏还专门开设了网络辅导班,来免费帮助有音乐梦想但在身体或者经济上有困难的人。一位山东小男生在他的辅导下顺利通过了专升本的考试;这件事让他津津乐道。
“前不久我在网上遇见了一个小男孩,他唱歌很好听,但还是遇到些困难,于是我决定帮助他,”刘咏告诉记者,后来他觉得仅仅通过网络辅导不能够完全帮到他,便说服小男孩的家人,将他从山东接到湖州进行面对面辅导,终于在今年的专升本考试上,小男孩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顺利通过。
28日晚的汇演上,刘咏上台高歌一曲《两地曲》。这首由湖州籍音乐人士创作的乐曲蕴藏着浓浓的情感,通过刘咏的演唱感染了现场不少观众。
记者了解到,此次汇演共有来自全省各市的600多人参加,参演节目数量、参演人数均为历届之最。参演的600多人中,绝大多数均为残障人士。
温州某高校大二学生王同学可以说是参演成员中为数不多的健全人。她所参演的情景剧《星光》讲述一个残疾人孩子小虎得到同学的认可参加参加歌唱比赛的故事,除了王同学以外,其他17位演员均为温州残疾人学校的学生,当中最大的17岁,最小的12岁。
王同学告诉成报记者,她是在两个月前与他们建立了联系,从而在一起排练。尽管与这些孩子们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但是他们的坚强却深深感动了王同学。
“我们在排练时,有一个场景是台上的演员向台下招手,主人公小虎眼睛看不见,这个简单的动作对他来说难度很大,但是他最后还是完成了。”王同学告诉记者,这些孩子们有时坚强得让她这个健全人都自愧不如。
记者从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获悉,目前浙江约有残障人士312万人,为了满足这312万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全省各地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文化助残活动。目前,该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均开设了盲人阅读室,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和机构普遍对残疾人开放并提供优惠服务;此外,浙江在内地率先实施“省级残疾人文化艺术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并给与示范基地财政补助。
据浙江省残联统计,2012年度,浙江省残疾人文体等社区活动参与率达到41%,在内地尚属前列。
“社会对于我们的称谓一直在变,从最早的残疾人到现在的残障人士,这说明我们更应该融入到社会中去,而不能自闭,难道不是吗?”刘咏说。(记者:祁洋 特约记者:杨云寒 )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