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非遗项目改造成交响乐是中国首创,《陈三五娘》曾作为第十四届台交会配套活动向海内外观众推出,近两年曾出访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深受广大华人华侨的喜爱。
“艺术要在天地之间行走。创作一直不能离开那个天,天就是老百姓,而生活、时代、民族文化传统是地。”傅庚辰认为,艺术家应头顶蓝天、脚踏实地,从生活中、民族文化传统当中汲取营养。
对非遗进行开发式传承
南音在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们对于该剧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的作用也进行了探讨。
编剧涂堤表示,他考虑最多的是怎么在剧本里体现南音的创新和改革。
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刘祯的眼里,这些年来,随着对非遗保护工作的重视,相关部门在传承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这个期间也出现了一种情况,即在传承的过程中,有些人的观念越来越窄了。“中国许多传统艺术并不是一种博物馆艺术,它始终是一种活在舞台上以及观众视野里的艺术。”他说,需要一些有识之士去进行一种艺术形式本体范畴内以及与其他形式相结合的创新。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新风强调了他心目中的非遗保护,“南音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较为完好地保持原样是创新、发展的根基。”他说,与此同时,南音与现代的音乐语言怎么样结合等问题都值得深究。(中国文化报/钱力)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