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乡村之声“爱在乡村”公益活动走进聊城市东昌府区。国家一级演员、著名歌唱家魏金栋现身活动现场,倾情演唱了《双脚踏上幸福路》等歌曲,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欢迎。演出前,魏金栋向记者畅谈了他对文化艺术的感悟。
“虽然时代变了、市场化了,但文艺的宗旨始终没有变,它一直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魏金栋认为艺术是平等的,“农民本身也需要文化普及,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何为“艺术平等”?魏金栋说,受各种原因所限,农民群众到不了大城市,享受不到城市文化服务。中国的农民数量是世界上最多的。这就需要演员多到基层演出,真正实现文化平等、文化惠民。“文化平等就要体现为我们的一种真诚,实实在在的为农民演唱。”这次演出,魏金栋还专门穿上了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时的演出服。
文化是一种情怀,公益是一种力量。魏金栋说:“公益是我很喜欢参与的。从事文艺演出二三十年,我经常到基层,给农民朋友用心演出。现在生活变好了,文化的需求就大了。过去农民朋友想看电视,现在就想在现场感受真人演唱了。”
魏金栋认为:“艺术应该是真诚的,不能作假,也只有真诚的艺术,才能赢得观众的喜爱。我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什么场合给什么人唱,都要做到“三真:真声、真心、真情。”
真声,就是要用真实的声音去歌唱,要真唱,不能对口形,那是对观众的不尊重。真心,就是要用心去为观众歌唱,用心去和他们交流。真情,就是用声音去表达内心情感,从而阐释优美旋律背后的深层次内涵,去感染观众,让他们收获或多或少的、来源于艺术的触动。
“老百姓是最淳朴的,你只要用真心对待他们、用真情打动他们、用真唱回报他们,老百姓一定会用百倍、千倍、万倍的热情容纳你。”魏金栋说,每次给老百姓演出,他都获益很大,感触良多,但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样。“这种不同,只有到了现场,才能感受得更加清晰。看到从很远赶来的男女老少、父老乡亲翘首以待,你才会体会到其中的企盼、责任和重托。”
在谈到艺术对人的影响时,魏金栋说:“艺术能感染人、激励人,能净化人的心灵,有时一场演出就能启迪一个人的兴趣、引发一个人的爱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现在一个比较有名气的青年歌唱家,曾当面对他说:“魏老师,就是您在福州广场的那次演唱,激励我走上了文艺之路,支持着我走到今天。”
在谈到文化工作者走基层,魏金栋说:“艺术工作者之所以要走基层,就是要不能忘本,基层是根,你只有融入老百姓、融入生活,你才能有创作的源泉。”魏金栋说他经常到全国各地演出,体会到各地风土人情的不同,如广东、浙江等南方人温文尔雅的婉约,河北、山东等北方人的粗犷豪迈等等,体验不同,就能积累丰富的创作题材。
魏金栋认为,经典的文艺作品,最根本的就在于它们都是来源于生活的。不管是抒情也好,赞颂也罢,它们都是孕育在生活当中的。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永远都是艺术的源泉,地方小调、地方民歌,艺术工作者都可以从中吸取营养。例如《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特别美,被很多人称为中国的小夜曲,为一代又一代的人传唱。它是根据青海的地方民歌改编的。它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也许就在于它是来自于最基层的生活。
在魏金栋看来,艺术创作要更多的接地气,接近人民百姓的心声。任何一位艺术家、歌唱家,不管多么成功,不管在艺术的道路上走的多远,都不能忘本,不能忘了自己的根。(大众日报/王兆锋 通讯员 孟昭福 杨秀萍)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