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晚,钢琴家谈晨在北大百年讲堂多功能厅上演了一场高水准的钢琴讲座音乐会,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
谈晨1975年2月11日出生于上海,四岁开始学琴,六岁登台演奏,十四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美国旧金山艺术学校,十七岁考入朱丽亚音乐学院攻读钢琴和作曲两个专业。钢琴方面师从著名钢琴家斯代森,作曲方面师从两位当代作曲大师德尔特雷蒂其和阿德勒。
谈晨的钢琴独奏音乐会及室内乐音乐会遍及美国东西海岸。自2013年起,谈晨回国发展,受聘于国家大剧院,任青年室内合唱团的钢琴指导和驻团艺术家,并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当晚的观众中,除北大师生外,还有不少世界各地的乐迷专程赶来。谈晨完美地演绎了贝多芬中期和晚期的两首钢琴奏鸣曲,《降A大调钢琴奏鸣曲》,作品110,和《黎明》。聆听演奏时的鸦雀无声,每曲终了后暴风雨般的掌声与起身大喊的“Bravo”,是北大师生和乐迷们对这位归国钢琴家真诚的赞誉与欣赏。
谈晨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演奏家,他热爱历史、哲学、宗教和诗歌。在演奏每首奏鸣曲之后,谈晨还为现场观众朗诵了一些英语诗歌的经典段落,他深信在贝多芬的音乐和这些诗句之间有着很深的内在联系。它们有着极其相似的精神状态和境界,也有着极其相似的精神求索与冲动,可以互相印证,互相启发。谈晨从“平等、自由、博爱”的世界观出发,讲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与贝多芬的音乐和英语诗歌贯穿在一起。当晚谈晨身怀六甲的妻子为他的音乐会担任主持,在接受采访时,他说:“能在我太太的母校北京大学举办这样一场钢琴讲座音乐会,是我多年来的心愿。”北大学子在欣赏这样一场钢琴演奏音乐会后大呼过瘾。北大艺术系的侯锡瑾教授在观看演出后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将这样的讲座音乐会办成系列。谈晨立即回应:“我愿意把我在国外学到的一切带回祖国”。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