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音乐插上梦想的翅膀
“我以后要进专业公司,做专业的音乐制作人。”2008级作曲系的王淳今年本科毕业,与班上24个同学不同,她非常坚定地选择了一条音乐路。而她的许多同学一就业就转行,为了工作离开了音乐。是两个月的乐团生活让王淳有了自信,也让她追逐音乐梦的决心更坚定了。
“乐队一组建我就报名了,组织排练、研究音色、琢磨和声……这个过程让我真正体会了什么是做音乐。以前我都是在电脑上编曲,现在是指挥乐队演奏,还有机会让乐队演奏自己的作品,特别有成就感。”提到音乐,王淳信心满满,现在她正在为自己的毕业音乐会忙碌着,作品是一部音乐剧,从作曲、编舞到联系乐团、合唱团,再到组织排练都是她一手操办。“要是以前让我独立完成这些,我会觉得不可想象,毕业演出可能会选择简单的演奏会。可有了乐团的经历,再做这些就没那么难了。”
“学音乐的孩子太苦了,没有童年、没有少年,整天待在琴房练琴,而终于考上音乐学院,毕业了又不得不为了工作放弃音乐。太可惜了。并不是社会不需要音乐人才,社会对音乐、对艺术的需求呈井喷发展。单单中国1.4万集电视剧年产量,就需要大量的原创音乐。希望音乐学院这次与市场对接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搭建起一座从学校通往市场的桥梁,能让市场找到音乐人才,也能为音乐人找到出路。”北方电影集团副总裁方卫很推崇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并客串了学生乐团首场音乐会的主持。
“我们的设计是,加入现代流行乐团和电子手风琴交响乐团的学生就算乐团正式员工,以后会有工资、有保险。我要让孩子们有做音乐、吃音乐饭的信心。”朱经白说,“已经有好几家企业提出了赞助意向,而我们的商演计划也基本成型。争取每周能有一场到两场演出,先做到自给自足,再争取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