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汇学校的孩子们正在进行钢琴汇报演出。(谈乐达 摄)
奉贤区金汇镇剧院舞台,摆着两台半新的钢琴。15岁的潘磊和李铖结坐姿挺拔,黑白键来回跳动,流畅旋律从指间汩汩而出。
这是一场农村学校孩子的钢琴演奏会。潘磊和李铖结是金汇学校学生,1小时内,演奏了《铃儿响叮当》、《欢乐的牧童》等名曲。“没想到农村娃能走近钢琴这门高雅艺术,开演奏会更是不可思议的事。”金汇学校约7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者子女。前天,部分家长被邀请来观摩,孩子的演奏虽然有些稚嫩,奏响的音符不是那么完美,但台下的他们已是热泪盈眶,使劲拍着巴掌。
去年,金汇学校校长洪玉龙结识了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几位教授。看到农村孩子对艺术的热爱,教授们产生了将钢琴教育引入这所学校的想法。去年5月9日,上海电影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在金汇学校设立艺术实习基地,张黎明教授担任钢琴导师。从那天起,钢琴走进了外来务工者子女的生活。如今,学校30个教室里,都有一架钢琴。课间休息时,孩子们将钢琴围成里三层、外三层,轮流弹奏。有时课堂上,为了让学生放松,老师中途会让学生弹奏一小曲,片刻的聆听和欣赏,成了课堂休息。
“第一次看见钢琴,既激动又紧张。”潘磊说。课间、放学、周末,只要一有时间,潘磊就坐在钢琴前,沉浸在音乐世界里。暑假两个月,他每天骑着自行车,顶着大太阳,来回1个多小时,就为了去学校弹钢琴。
洪玉龙说,农村学校引入钢琴教育,并不是培养演奏家,而是让孩子们多一点音乐熏陶,多领略一些生活之美。今年,学校新开了一个钢琴调律班,20名学生学习钢琴调音。这一次,洪校长有些“别有用心”,希望调音学习能培养孩子多一项技能。(解放日报/彭薇)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