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
1986年叶小纲在《湘女萧萧》外景地。
如何欣赏古典音乐?
独家专访
对叶小纲的采访在中央音乐学院大楼北京现代音乐节的办公室里进行,他是音乐节总监,11年前,他与自己的同学、指挥家胡咏言、小提琴家梁大南、先锋派作家、作曲家刘索拉一起创办了这个音乐节,引进世界顶尖的音乐家和乐团,同时也推出国内的乐团和音乐人,如今已成为世界知名的音乐节。办公室里杂物甚多,学生和同事穿来行去,成为我们对话的日常背景。匆匆从外赶回来受访的叶小纲很忙,但却一直平和而尽量深入地回答每一个问题。曾经的坎坷和如今的光环,让他的话语里,有着逝者如斯夫的自然,天凉好个秋的平静。他说,他的很多作品,就是在这个杂乱无章的办公室里完成的,而创作时,有时人来人往,有时更深人静。
文/广州日报 记者 龙迎春
叶小纲其人
叶小纲,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他出生于音乐世家,其父叶纯之与李翰祥、胡金铨并称香港三大才子,一生创作了100多部音乐作品,1954年回到上海,之后又再度回香港,1997年去世前的遗作,未及配器,是叶小纲为他完成的。
叶小纲的作品覆盖了交响乐、舞剧、歌剧和影视音乐—从早期的交响乐《春天的故事》、《深圳故事》,到后来取材于屈原《九歌》的《楚》、《山鬼》,再到与马勒对话、采用了李白诗歌的《大地之歌》、《最后的乐园》、以霸王别姬为题材的歌剧《咏·别》,以及电影《人约黄昏》、电视剧《玉观音》的音乐,他有很多非常世界化的作品,如《冬》,如《地平线》,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委约创作,却深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雄浑浩荡的旋律里,始终流淌着温和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