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女(资料图)
红线女在粤剧表演艺术方面的成就众所周知,而她在电影表演艺术方面的成就,如今年轻人知道的并不多,她本人也甚少谈论自己在电影方面的实践。但实际上,红线女曾参与拍摄超过100部电影,完全可以同她在粤剧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媲美。
9月10日,由红线女主演的《慈母泪》在广州红线女艺术中心放映,这部1953年出品的电影迎来了它60岁“生日”。谈起这部电影,红线女格外兴奋,直言“我喜欢拍电影”。但当天在红线女艺术中心,记者发现参观者和来欣赏电影的观众却不多,整个艺术中心的空间并没有达到红线女心目中理想的利用状态。就此,南方日报记者就电影、纪录片等历史资料的保存和利用、艺术中心未来的运营以及粤剧人才培养等问题专访了红线女。
电影岁月——凭《慈母泪》我得过最佳女主角
南方日报:这部1953年上映的黑白粤语文艺片《慈母泪》对您而言有什么特殊意义?
红线女:这部戏的剧本和演员都相当不错,在上世纪50年代初,我和张瑛带着这部戏到香港、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地宣传和放映,反响都不错。当时香港的戏院平常都是上映西片的,《慈母泪》是当时粤语片中上座率最高的一部戏,观众都相当喜欢,凭借这部片我还当上了最佳女主角,后来去东南亚推广,我还跟宣传人员一起去,这在当时是很“潮”的。我拍了超过100部电影,我最喜欢的还是这一部。戏中的角色是从年轻演到年老,挑战性比较大,当时我特意在老年的戏份下了工夫,以家中一名当教师的老人家为原型,从她的服装外形到内在谈吐都学习了很多。
无论是舞台表演还是电影表演,没有生活上的积累就不够写实。我演的这100多部电影都应该有资料留存下来,但是我自己就只保存了当中大概30部,艺术中心每日上午9点半以后放映一场电影,所有人都可以免费入场看,但现在来看的人很少,可能是我们没有做好宣传。
南方日报:电影是你在香港生活最重要的一部分吗?现在来中心的人并不多,有想过如何改善这种状况么?
红线女:我很喜欢电影,所以后来越来越少演舞台剧。电影比舞台上的戏曲和戏剧更能够接近观众,很多人不看粤剧也会去看电影,并且这些电影大部分是说粤语,我最后拍了一部长城电影公司的国语片,叫做《我是一个女人》,这部戏也挺有趣的,希望将来有机会能够放映给大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