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敏是个特别的支教老师。
作为一个音乐支教老师,她的课堂很少能见到传统的教具,反倒是锅碗瓢盆、水杯、钥匙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走进了她的课堂。
而她对待音乐和志愿服务有着同样的热情。在最青春的岁月,她用热情将音乐的种子播撒在了最贫困的山区。在她心中,音乐属于每一个人。
2008年9月,张晓敏入选东北师范大学第十一届研究生支教团员赴重庆市巴南区接龙镇接龙中学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带着期待,她从东北来到了祖国的西南大地,却没意料到支教过程的困难重重。
教具成了最大的困扰。
音乐课如果离了器具很难进行下去。为了让课程进行,张晓敏想到了用生活中的物品来代替。她找出锅碗瓢盆、水杯、钥匙等日常物品,带到课堂,通过敲击带来的节奏变化等等来向孩子们展示音乐的魅力。
山区远离城市,学生的音乐素质普遍较差,如何吸引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是摆在张晓敏面前的一大问题。
张晓敏的课堂上从来不会考试,她把期末的评分方式改成“课堂音乐会”,她和学生们一起用环保材料把教室布置成一个“音乐厅”,每个学生独自或者和其他学生合作完成一首作品,作品可以是音乐教材内的,也可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