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沈阳音乐学院主办“新世界——2014北方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著名指挥家李心草执棒此次新年音乐会。音乐会结束后,李心草接受记者采访。他感叹:中国交响乐还在路上。
李心草1971年出生,10年前记者曾采访过他,而今他依然是一张“娃娃脸”,依旧谦逊。
此次新年音乐会不仅有交响组曲《红色娘子军》,还有国外名曲《蝙蝠》序曲、《乡村骑士》间奏曲、《轻骑兵》序曲等,虽然难度不小,但无论是中国曲目,还是外国曲目,李心草都处理得细腻、稳健,展现出他对作品风格把握的准确。李心草认为,要做世界一流的指挥家,必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社会状态及音乐家生平经历,要有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如今,国内一些城市每年都会举办新年音乐会,但李心草坦言,目前交响乐在国内的普及还不理想,这固然和中西方的差异有关系,但关键还在于普及没做到位。
李心草还谈到中国音乐教育,特别谈到幼儿音乐教育。他认为,有些孩子学音乐太功利了,为考级,只是机械地弹、吹、拉,而许多学音乐的大学生对音乐家创作曲目的背景也并不了解。比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他在创作时,世界发生了什么事情?少有人去了解第九交响曲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创作的。“从痛苦到欢乐”也是这部交响曲给予人们的坚定信念。
李心草说,有一次他在奥地利听音乐会,旁边坐着一位父亲和两个儿子,大的十一二岁,小的七八岁,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本贝多芬交响乐总谱,中场休息时,小儿子与父亲滔滔不绝地交流。李心草感到奇怪的是,他们并不是学音乐的,但却懂音乐、懂音乐文化。
李心草有一个心愿,音乐教育能否从幼儿园开始,中小学音乐课本能否重新编写,着重介绍一些国内外的音乐家,一些名曲名作,等等。
李心草说:“交响乐的普及是持久的事业。李德伦将毕生精力都用在了普及交响乐上,中国需要更多像他这样具有责任感的指挥家来做这项事业。 ”
“此外,我希望能根据观众的职位和层次开设各种专场演出,以此将交响乐送到人们身边,拉近交响乐和观众的距离。 ”李心草坦言。
谈到指挥家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李心草说:“要想从事指挥事业,就必须首先具备对社会推广交响乐的责任感。如果没有责任感,即使在指挥比赛中得奖,拿到指挥棒,也很难成为合格的指挥家,更不必想能成为大师。 ”
李心草对沈阳音乐学院的学生充满期待,谈到此次与北方交响乐团合作,他说:“北方交响乐团的前身是沈阳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此次是更名后的第一场演出,这些管弦系学生这样的高水平,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学生们都能完成当今世界常规作品,技术能力很强,反应能力也快,合作能力也强。交响乐是一门合作艺术。 ”
由于对沈阳音乐学院教学理念很欣赏,此次李心草欣然接受沈阳音乐学院聘请他为客座教授。(辽宁日报/杨竞)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