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云门舞集编舞林怀民
林怀民:一样的舞蹈不一样的感受
云门舞集已经是国家大剧院的“常客”了,从《行草》到《九歌》,舞蹈中饱含着中华文化的底蕴,通过著名编舞家林怀民的设计,向观众传达着一种信念。这一次,林怀民带来了同样是以书法为题材的作品《松烟》,那种中西文化的对话与融合产生的奇妙效果,更会让观众有什么样的感受呢?林怀民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说:“因为每个人经验背景都不一样,同一个人是安闲地走进剧院来看演出还是坐公交车匆忙赶来,一样的舞蹈他的感受都不会一样。我希望大家来看我的《松烟》是一个愉快的感觉。”
对于《松烟》,林怀民说:“做《行草》时想得不多,做成《行草》后才觉得关于书法还有没讲完的话,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做了《行草》三部曲和一部《屋漏痕》,在国际上非常受欢迎。《松烟》编好后觉得非常有趣,去年改了名字。中国人书写,最开始蘸着天然矿石墨,汉代有松烟墨,宋代才出现油烟墨,油烟墨功德无量,让松树得以存活下来。我喜欢这个名字,除了跟书法的关系。松、烟,意境上联想是不错的,所以取名《松烟》。”
《松烟》的布景与《行草》完全不同,林怀民说:“《行草》中有很多书法的投影,表现得太实太用力。而《松烟》则是留白,舞台上感觉动作非常轻盈空灵。《松烟》的音乐来自约翰·凯奇,他的《4分33秒》给世界很大惊奇,而我用在《松烟》中的音乐则让你有想象不到的灵感,配合起来如皮肤和手套一样,很贴切,东方味道强得不得了。而我们的演员,他们的书法都很好,他们的舞蹈确切地说是通过书法熏陶出来的。书法和舞蹈一样需要运气,这一点云门的舞者是占了便宜的。他们练习书法不是被逼的,完全是他们发自内心地对这门艺术的喜欢。有的舞者出国演出,都会随身带着笔墨,在宾馆里练习书法。”
在林怀民创造的书法世界中,《松烟》是一个很安静缓慢的作品。林怀民说:“这个作品让观众身心愉悦,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只要走进舞蹈本身,它都是对的。”(北京青年报/伦兵)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