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厄钢琴基础教程》:迟到的低音谱号
《拜厄钢琴基础教程》由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拜厄编写于19世纪上半叶,当时正是古典乐派至浪漫乐派的初期。该教材的进度明确,重视技术的训练,具有一定的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但这本教材也存在很严重的缺陷:
1、低音谱号进入初级训练太晚,直到第54首才出现低音谱号。
2、教材进度的安排不够均匀:尤其教材后半部分难度技术过大、过快,缺乏过度感。
3、教材内容偏重于右手的技巧性训练,而对低音听觉的培养和左手的训练内容相当缺乏。这些都不能满足儿童内心多样性、创造性、趣味性的听觉需求。
相比“拜厄”教程,“小汤”、“儿教”(《儿童钢琴初级教程》)和《巴斯蒂安钢琴教程》都更好地弥补了“拜厄”的上述缺陷。尤其是“儿教”和《巴斯蒂安钢琴教程》中,都体现了风格的多样性:吸收了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爵士音乐等各种音乐风格,使得儿童能够接触到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汤普森系列:黑键在哪里
汤普森系列钢琴教本(“小汤”和“大汤”),是由美国作曲家约翰·汤普森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编写的系列教材。该教材的特点是:选用了多种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的乐曲,包括附有大量的插图,无疑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提高琴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但是,汤普森系列钢琴教本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忽略了系统性的黑键的学习。由于一开始只弹白键,孩子们会对黑键很陌生,随之很容易产生对黑键的排斥心理。《巴斯蒂安钢琴教程》,则是一开始就把黑键与白键融为一体,从而有效避免了传统教材中儿童惧怕黑键的问题。五册《巴斯蒂安钢琴教程》从理论、技术、视奏等各个方面综合全面训练的整体设计,使这套教材在面对初学者时更具适应性和实用性。它依照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的课程编排,既有循序渐进的设计又有生动有趣和图文并茂的各类作品,这种整体教学的特色,使其在实现全面的音乐教育方面不可多得。
《巴斯蒂安钢琴教程》的局限
虽然相比上述的这些教材而言,《巴斯蒂安钢琴教程》有着相当突出的优越性,但是它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与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对其进行补充。
第一,中国作品的缺失。
《巴斯蒂安钢琴教程》是针对美国儿童创作的系列教材,为美国儿童所熟悉和喜欢。但这些美国儿歌、民谣,未必都能在中国儿童中间产生共鸣。因此,教师在初级钢琴的教学中,应适当加进我们前面介绍的国内的启蒙教材如《幼儿钢琴教程》、《儿童钢琴初级教程》等。由于这些乐曲很多都是中国歌曲改编的小曲,也非常适合丰富儿童练习乐曲的范围,更贴近孩子们的实际,因此,将这些教材交叉、辅助进行学习,更能增加琴童们学习钢琴和了解音乐的兴趣与动力。
第二,缺乏联弹、合奏的曲目训练。
目前,中国学习钢琴的儿童大多都是一人弹奏乐器,很少有与人合作的机会。《巴斯蒂安钢琴教程》中除了有少量的教师伴奏外,其余都是独奏乐曲。
其实,从儿童的天性来讲,他们非常喜欢合作、参与的项目。钢琴的学习和演奏同样如此。越早让孩子接触合奏合作弹奏的训练,越有利于小孩子培养互相配合的能力和合作的能力。尤其是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子,家庭对于孩子的过分宠爱,和单一儿童的家庭环境,使得很多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或者团队的意识。因此,初级钢琴的学习加入联弹和合奏的训练非常必要。
训练联弹与合奏,不仅仅能够提高他们的演奏能力,更重要的是让琴童们在联弹的训练过程中,养成倾听他人演奏的习惯与树立团结合作的概念。这种能力的培养,往往超过音乐学习本身。
目前国内好的适合初期儿童学琴的四首联弹不多。台湾的全音乐出版社曾经出版过一些很好的初级四首联弹教本,如《儿童的钢琴联弹曲集》。这本曲集中就收集了很多国外名曲改编成的四首联弹小曲。此外,日本也有一些很好的初级钢琴联弹教本。
钢琴教师们可以在上述这些初级钢琴的教本中,适当地加入一些四手联弹的乐曲,进行师生合作、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这样既有助于在儿童心中建立起多声部的感觉,同时也能养成倾听的习惯,提高儿童互相协作配合的能力。
当然,任何教材和课程都有时代的限制和或多或少的缺陷。教师们应该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因材施教,对各种版本的教材进行研习分析,活用教本,扬长避短,综合吸收,找到最好的教学方案。
多声思维的教材——《小宇宙》
前面讲到了很多钢琴学习的启蒙教材,内容涉及基础训练、兴趣性、风格多样性和整体性等方面。但仍有两个方面尚未涉及,那就是初级钢琴教学中有关多声部的思维训练和即兴演奏的训练。
多声思维训练方面的教材当首推由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巴托克于1926年到1937年间写成的六册钢琴曲集《小宇宙》。该曲集共六册153首小曲。前两册(1-66首)主要是为儿子彼得学钢琴所作,三、四册(67-121首)集合了他这一时期的创作精华,五、六册(122-153首)不是单纯的练习曲,而是可以选为音乐会用曲。可以说,《小宇宙》全套教材形式丰富多样,从初学者简易的小曲到可供音乐会演奏的高难度曲目应有尽有,是一套“独具匠心”的钢琴曲集。它丰富的钢琴词汇、技巧、调式和节奏。浏览教程不难发现《小宇宙》的四个特点:
1、乐曲短小精悍 注重音乐性
与传统教材相比,《小宇宙》更注重音乐性,它每首乐曲都有自己独立的标题。《小宇宙》这套教材的内容可大致归纳为:技巧性的练习、音级构造的练习、形象生动的标题小曲和民族风格的乐曲。与一般的钢琴练习曲相比,《小宇宙》更注重通过一些乐曲来培养学生的乐感,加上形象的标题以便帮助理解。《小宇宙》前四册的曲目几乎都没有超过一分钟。这样的曲子很符合儿童的心理,对教师的讲解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有益处。
2、调性风格多样 循序渐进
《小宇宙》不同于常用练习曲“基本采用主调”的构成方式,但又区别于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一类专门的复调练习曲集。
它非常重视复调训练,使用现代对位法进行创作,从一开始的两手齐奏到简单的模仿,再到卡农及倒影卡农,做到循序渐进。
巴托克在谈到德彪西时说:“(他)使所有音乐家恢复了对和弦的感受力。他同时向我们展示了先进形式的贝多芬一样重要,他也把我们带入对位法的高超境界的巴赫一样重要。我总是问自己,一个人能不能合三位大师一体而创造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当代风格。”这是他创作《小宇宙》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他一生为追求这个境界而奋斗,最终成为现代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创作《小宇宙》的目的之一是使初学者习惯现代乐汇,接受良好的音乐熏陶,使之能与现代音乐同步,并能辨别其中各种“进步”与“保守”风格的特点。
《小宇宙》的教材中涵盖了丰富的调式,例如利地亚调式、多利亚调式、弗里几亚调式、俄罗斯风格、特兰西瓦尼亚风格等,并且教材对这些巴洛克调式的风格和特色都进行了简易的分析说明。
另外,《小宇宙》在复调的难度安排上也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逐一将平行、反向、移位、模仿、对位、卡农等各种形式的复调作品引入到教学训练中。
比如,从学琴的早期(第22首《模仿与对位》)开始就引入了复调音乐,使学生较早确立声部的概念。早引进复调,其好处是从技术上训练学生的双手协调性,从音乐上培养学生的复调思维。在此之后,便不断出现各种类型与不同难度的复调乐曲,如第36首《自由卡农》、第76首《三声部》、第89首《四声部》等。
《小宇宙》中的复调作品与常用的巴赫复调作品,均各自鲜明地体现了时代特征。巴赫的复调是按照严格的大小调体系而作,结构严谨、声部协调,展现了巴洛克时期的风格。而《小宇宙》的复调作品建立在多种调式的基础上,音响新颖奇特,体现了20世纪现代音乐的风格。
除了复调风格的多样性之外,《小宇宙》还有很多演奏技术的说明、风格题材的说明甚至触键方式的标注等,如第38首《断奏和连奏》;有的说明技术类型,如第10首《双手交替弹奏》;有的说明调式调性,如第48首《混合利底亚调式》;有的说明作品风格,如第90首《俄罗斯风格》;有的说明一些基本乐理知识,如第75首《三连音》;有的说明作品体裁,如第97首《夜曲》;有的说明节奏类型,如第113首《保加利亚节奏》;有的说明表情变化,如第49首《渐强渐弱》;有的说明音乐织体,如第85首《分解和弦》;有的说明乐曲的复调性质,如第93首《四声部》等。
3、变换多样的节拍
《小宇宙》中除了常见的2/4拍、3/4拍、4/4拍、3/8拍、6/8拍、2/2拍等节拍,还广泛使用了复拍子,如第33首《慢速舞曲》是6/4拍,第48首《混合利底亚调式》是5/4拍,第113首《保加利亚节奏》是7/8拍,第118首《9/8拍三连音》是9/8拍。除此之外,作者还常常改变拍号,以准确地记录下不规则的、不匀称的乐思。如第126首《节拍的改变》,全曲共变换了5种节拍,其中包括2/4拍、3/8拍、5/8拍、3/4拍和6/8拍。第140首《自由变奏》全曲共变换了7种节拍,包括3/8拍、2/4拍、5/8拍、6/8拍、9/8拍、7/8拍和8/8拍。在第148首以后的几首《保加利亚舞曲》中,又出现了带有细致节拍划分的复拍子。如第148首中的4+2+3/8,149首中的2+2+3/8,152首中的2+2+2+3/8等,这种节拍在传统教材的曲目中是极为罕见的。
4、合作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小宇宙》分别加入了双钢琴作品4首(作品43、44、55、68)和声乐伴奏4首(作品65、74、95、127)。传统教材中合奏练习主要以四手联弹的形式出现,并且教师弹奏声部和学生弹奏声部难度相差悬殊。而此教材使用了同等难度的双钢琴练习,既可以师生之间合作,也可以学生之间合作,对于学生提高合奏水平有好处,为学生弹奏双钢琴协奏曲打下坚实的基础。声乐伴奏作品是《小宇宙》的一大亮点,这种形式的作品在传统教材中从未出现过。巴托克的创作动机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而富有乐感的、完善的钢琴音乐风格”。
因此,《小宇宙》是一套循序渐进、富有特色、有多方面训练价值的不可多得的钢琴教材。今天,中国钢琴普及教育仍是以“哈农”、“拜厄”、“车尔尼”为三大支柱,这对于当前中国钢琴教育来说是不够完善的。将《小宇宙》纳入钢琴普及教材体系中来,让它与传统教材取长补短,对完善目前的钢琴教学有很重要的补足意义。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
740)this.width=740"> 纳格拉,清代史籍中称哪噶喇、奴古拉,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棰击膜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