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栋天在京剧《廉吏于成龙》中饰演康亲王
在前不久揭晓的第九届中国金唱片奖中,记者关注到了一个比较特别的奖项——民族类金奖。其实,这个奖的特别之处不在于它是首次设立,也不在于获奖的这张唱片在制作上有多独特,而在于这张名为《短歌行》的唱片中的10首歌曲都是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关栋天演唱的。“唱片中的10首歌的歌词其实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词牌,出这个专辑的初衷就是想让自己在新的领域有所尝试,通过一些现代性的手法挖掘和展示传统诗词的魅力。 ”谈到自己作为一名京剧演员缘何获得这项大奖,关栋天的回答很简单。而在《短歌行》这张专辑之前,关栋天在运用现代方式演绎先人经典诗词方面就做过一些颇有成效的探索。2008年和2010年,关栋天与作曲家孟庆华合作制作了两部《伶歌》专辑,内容包括李白的《将进酒》 、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经典唐诗宋词,专辑出版后受到很多音响发烧友的推崇。
走上京剧舞台是“无心插柳”
舞台上的关栋天英武潇洒,给很多观众的印象堪称一个地地道道的角儿。他的父亲关正明曾是武汉京剧团著名老生演员。可是说起自己的从艺经历,关栋天只用了四个字——无心插柳。“父母当年没想过要教我唱戏,但我从小是在后台长大的,耳濡目染,在儿时的记忆中留下了很多京剧表演的印记。但后来真正走上京剧这个行业应该说不是刻意为之。 ”关栋天回忆说,“1971年,父母从‘牛棚’回到家,但还不能上台演出,只能看着别人去演戏,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苦闷的。记得一个冬夜,我在厨房里坐在小凳子上洗脚,父亲坐在我对面,忽然说给我唱两句听听,我说好啊。他唱了两遍,完了问我有什么不同,我说没什么不同。他接着又唱了两遍再问我有什么不同,我还是不知道。见我实在不明白,父亲就向我解释,他说第一遍是‘水’着唱的,第二遍是非常讲究着唱的。从那天晚上开始,父亲就一点点教我唱戏了。其实父亲并不指望我能以唱戏为职业,但后来看我越学兴趣就越大,父亲也觉得我还行,不知不觉地就走上京剧之路了。 ”
1978年,关栋天考入武汉京剧团, 1981年在父亲的带领下去上海演出,连演了《打金砖》《红鬃烈马》 《战太平》 《四郎探母》等传统戏,潇洒的台风和良好的表演素质使得关栋天被上海观众所接受。1984年关栋天正式调入上海京剧院,并在此度过了他京剧生涯中最为辉煌的一段时光。
关栋天最让同行钦佩和观众喜爱的是他宽亮醇厚的音色和飘逸自如的唱腔,正因为此,关栋天被誉为京剧界的“歌剧男高音” 。然而对于这个称号,关栋天有着自己的理解:“喜欢时代感强的观众会觉得我的声音比较好听,但喜爱传统戏曲的听众可能觉得我的声音歌唱性比较强,传统戏曲的味道不足。在我自己看来,什么称号都无所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