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北京保利剧院,九十高龄的英国指挥大师内维尔·马里纳以并不算快的步伐走上指挥台,他敏捷准确的指挥动作和全程稳站如松的状态,似乎在提醒着人们,年龄不是问题。
莫扎特《第三十五交响曲“哈夫纳”》、贝多芬《第二交响曲》和爱德华·埃尔加《谜语变奏曲》,这样的作品对于任何一支中国乐团而言都是巨大的考验。在马里纳的“魔法棒”下,中国爱乐乐团的演奏散发出了“圣马丁式”的甜美气息——紧凑的乐句、鲜明的旋律感、柔顺的律动和巧克力布丁一般的甜蜜音色。
圆满完成中国首秀,马里纳高兴地说:“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内地,首次与一支中国乐团工作,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兴奋,虽然这一刻来得稍微晚了一点。即便我的行程已经排到了2016年,但只要你们邀请,我一定会再来。”
幸运地成为音乐家
“你随手调一档古典音乐电台,一曲结束后就能听到主持人说刚刚的乐曲是由马里纳指挥的。”这是英国著名乐评人迈克尔·怀特在一篇关于马里纳的报道中发出的感慨。
马里纳1924年出生在英国林肯,五六岁就开始学习音乐。“我父亲是名建筑师,他业余演奏钢琴、小提琴,并指挥一些合唱,因此,我小时候每天睡觉前都会听到音乐。”
19岁那年,他已是一个大头兵,“当时我即将参与诺曼底战役,但在一次训练中受了伤,当战斗打响时,我正在医院养伤,一直待了5个月,对我来说战争已经结束了。部队后来给了我一笔抚恤金,我得以继续小提琴演奏,我非常幸运。”在伦敦完成小提琴专业学习后,他到美国开始学习指挥,师从指挥大师蒙都,从此开始了他与指挥这个职业数十年的缘分。
创建圣马丁室内乐团
1958年,马里纳一手创建了圣马丁室内乐团,乐团完全按照他精致的艺术理念演奏,在过去50余年间成为了一支世界级的音乐团体。马里纳说,成立这支乐团完全出于兴趣,“我当时在伦敦交响乐团拉小提琴,乐团里个人意志很难得到完全的表现,那时候我30多岁,其他成员20多岁,大家就聚集在一起,希望建立民主的音乐氛围,于是就有了成立乐团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