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赵寒阳第一本二胡著作《少年儿童二胡教程》(与刘逸安合编)。这本教程的出版,标志着少年儿童有了自己的二胡教程,因此一面世就供不应求。至2003年,该教程已经重印25次,一直是全国少年儿童学习二胡的主要教科书。同一年,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了赵寒阳编著的《二胡演奏抒情歌曲100首》 ,这本曲集收录了经赵寒阳改编和演奏录制的100首国际国内经典抒情歌曲,每首乐曲都详细标订了弓指法。赵寒阳以此开辟了“乐器演奏歌曲”系列曲集的先河,并陆续出版了《二胡演奏世界名曲100首》等13册各种题材和风格的通俗二胡乐曲集,收入1400首二胡曲。
其实,这13册乐曲集,只是赵寒阳业绩中的一小部分。他更为突出的成就,是在二胡训练教学理论体系的建设方面。通过多年的潜心教学和科研工作,他根据自己接触和教授的不同年龄、不同学习目的学生的教学和训练要求,建立完善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二胡训练教学体系。这套体系,根据专业、业余、考级等不同学习目标,提供了大量相应的练习曲练习和每一阶段的技术要求,将原本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民间乐器传承方式科学化、系统化,为建立中国二胡现代学派提供了实践与理论支持。
这几年,赵寒阳又开始进入二胡演评学的研究,为各类二胡比赛、评比以及演出建立规范化的评判标准。他根据不同演评的需要,提出了几个不同层次的评判层面:
第一,技术掌握:每一个技术细节有明确规范,从右手的拉琴姿态,到左手的换把定弦……
第二,表达乐曲内容的能力:音准、乐感、律动、节奏感……
第三,气感:进入到表达心灵情感的演奏层次……
第四,演奏之道:人琴合一,天人合一……
通过演评学的建立,赵寒阳正在进一步完善二胡演奏艺术的理论体系。
开放未来
赵寒阳一直在以开放的心态博采众长。他说: “学东西学到登门入室,进门来要找一间适合你的房间。当代二胡演奏家和教育家不少都有自己得心应手的教学方法,大家各成体系,彼此相互尊重。我总结的一套训练或演奏体系,也许适合你,也许不适合,也许只部分适合你,所以我从来不强求自己的学生必须亦步亦趋。我们这一代,虽然自己都是传统教学方法训练过来的,但对于下一辈学生,我从来不局限他们的音乐阅读范围,从西洋交响音乐到当代流行音乐,我都不阻拦。我自己也经常听外国小提琴、大提琴专家的课程,洋为中用,兼容并蓄,汲取精华。当代二胡演奏家应该赋予演奏以时代感,拉传统曲目,要有当时的年代感。在此基础上有新想法更好,每一代演奏家都应该把自己的东西融入传统、一脉相承。我们今天继承传统,更主要的是学理论、学内涵、学精神境界。对此,我希望年轻一代民乐人多学学国学,以便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气质和审美趣味。 ”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解瑂)
高胡 高胡又称粤胡、南胡。是本世纪三十年代,著名广东音乐家吕文成将二胡习用的丝弦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