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深圳的文化发展蓬勃。深圳艺术学校但昭义和李云迪师徒在国际比赛中获得的荣耀,让深圳戴上了高雅艺术的花环;持续多年的深圳读书月也得到了全国瞩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深圳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设计之都称号”。
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把孩子培养成艺术人才,深圳艺校成为这些家长们的不二选择。
这一年,格列勃被深圳艺术学校聘为小提琴专业外籍教授,从职业小提琴演奏家转型到小提琴教育领域,他将更多的时间用到教学上面。
作为一个成功的小提琴家,他在业界享有口碑。但当他成为一为小提琴教授时,他意识到了问题——拉琴和教琴是完全不同的事。
“在欧洲,大家都认为中国的孩子全是靠努力苦练出来的,但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因为全世界的孩子都一样,都有不想拉琴的孩子。”格列勃说,中国的家长会选择一个他认为对孩子最好的东西,但事实上,没人知道什么是对孩子最好的。
作为小提琴老师中的一员,他并不愿意评论中国老师的教法,但他告诉记者,自己任课后,曾专门从俄罗斯请过两位很有名的老师,学习怎么教琴。除了自己学习,他也请这些老师给孩子们开大师班,让孩子们感受不同老师的教学。
“最重要的是要去体会乐曲所讲的内容。”格列勃说。
传道 技艺虽重要 情感更关键
格列勃的课堂有些严厉,在学生赵婉玉出错时,他毫不避讳地直指问题,随着错误次数越来越多,他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大。但他也是个亲切的老师,一旦学生拉得让他满意,他也毫不吝惜赞扬,甚至会给孩子奖励冰淇淋吃。
到今年,赵婉玉已在格列勃手里学琴6年。站在琴架前,赵婉玉练习演奏乐曲,格列勃拿着一把小提琴在一边侧耳倾听,“节奏不对,你听听我拉的” “轻重不对,你再听”……一遍遍的重复过后,格列勃对她拉的这首曲子并不满意,他走过来,笑着对记者说:“小姑娘还没有男朋友。”
一旁的杜小姐解释说,赵婉玉演奏的是一首讲述浪漫爱情故事的乐曲,但因为姑娘年龄还小,并没有恋爱的经验,所以无法真正体会到乐曲中所要表达的感情,格列勃觉得很遗憾。
“在他看来,音乐的技术固然重要,但用小提琴去表达乐曲的情感更为重要。这就是一个乐曲的‘音乐性’的问题。在古典音乐积淀深厚的俄罗斯,老师在教学时就会延伸和拓宽乐曲的背景和情绪处理。但是在中国,有时连老师都不一定能够去了解和体会”。
“学小提琴非常辛苦,连我小时候也不例外。”格列勃讲到自己小时候,因为厌倦拉琴,曾拖着小提琴下楼梯,“我希望把小提琴拖坏,这样就不用拉琴了”。
太太玛丽安娜特切里安则讲述了格列勃小时候的另一个拉琴糗事,“他的妈妈一直认为他是个非常听话的孩子,因为每次他独自在房间里练习都非常认真,而且经常一练两个小时。有一天,妈妈决定去检查一下。当妈妈突然打开门时,发现他在看书,而喇叭里播放着他早已录好的曲子”。
但尽管如此,当格列勃把自己的学习经历用在今天的学生身上时,他似乎对孩子有更多的理解。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在送孩子去学第一堂课时,孩子太小,有一个地方老拉不好,格列勃老师便跪下来,用孩子的高度和视线去观察,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这让这位家长坚定了给孩子拜师的决心。“他会给孩子们讲述自己对乐曲的体验。有一次,一个孩子练习一首曲子,他对孩子说,‘我最后一次打电话给我父亲以及到医院最后一次见到我的父亲时,我心里想起的就是这首乐曲。演奏时就是那样的情感’。孩子们并没有太多人生历练,但是老师可以让她们多一点感性认识。”杜小姐说。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