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北片)优秀剧目展演将于5月5日-6月18日在北京举行。文化部艺术司戏剧曲艺处处长吕育忠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展演将一改以往模式,不设奖项,组织专家分期分批对参加展演的剧目进行点评。“将通过二维的艺术评论,既对艺术作品的历史地位、经典化的一面给予肯定,也对艺术作品不足之处提出修改加工提高的建设性意见。通过好的艺术评论引导创作,产生影响力、引领风气,让更多的人关心什么是好的作品,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作品。”
据介绍,本次展演是地方戏曲代表性剧种的一次华丽亮相。参演的剧种都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浓郁的地方特色,具有较大的区域影响和不同的审美风格。
参加展演的有37个地方戏曲剧种,其中有在全国广泛传播拥有众多观众的豫剧、秦腔、粤剧、评剧、越剧、黄梅戏等;也有久经传唱的川剧、晋剧、河北梆子等;既有吉剧、陇剧这样建国后诞生的新兴剧种;也有梨园戏这类历史悠久的古老艺术。这些流布在全国不同地区、影响深远剧种的集中演出,是历史提供给地方戏曲艺术极好的展示机会。
展演汇集名剧、名家,分为北片(北京)和南片(南京)两部分,各25台。参加展演的50台剧目当中,既有脍炙人口的经典传统保留剧目,如汉剧《宇宙锋》、粤剧《伦文叙传奇》、彩调《刘三姐》、锡剧《珍珠塔》、淮剧《祥林嫂》等,也有近年来新创作或整理改编具有很高的艺术质量和鲜明的剧种特色和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精品剧目,如评剧《赵锦棠》、秦腔《西京故事》、《花儿声声》、沪剧《雷雨》、楚剧《大别山人》、川剧《易胆大》、湘剧《谭嗣同》等。这些剧目的主要演员都是具有精湛艺术造诣的著名艺术家,如沈铁梅、茅善玉、顾芗、李东桥、柳萍、曾昭娟、王红丽等。
参加本次精粹展演的院团都是艺术实力雄厚并在本剧种的传承和发展中担负着重要责职的著名院团,如中国评剧院、天津评剧院、上海越剧院、河南省豫剧一团、陕西戏曲研究院、苏州市滑稽剧团、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山西晋剧院、山东吕剧院、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福建闽剧院等。此外,河南小皇后豫剧团作为民营剧团的代表也将参加演出。展演坚持“文化惠民”理念,积极营造良好条件,吸引、便利更多群众走近地方戏。坚持艺术水准高、演出票价低,最优惠的票价仅40元,每场演出还将预留一定数量的公益观摩票。(北京商报/姜琳琳)
其布厄,是傈僳族弹拨弦鸣乐器。傈僳语“其”是弦子,“布厄”为傈果,意即圆筒形的弦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