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乐器之王的钢琴,音域宽广、音色丰富、旋律及和声织体表现力高深莫测,其演奏技巧和表现艺术更包含许多方面,本文作者通过对其重要技巧理论的研究并联合自己的学习实践领会,就几个感受较深的方面谈一些见解,供大家参考。
一、美的音质和富于变更的触键
所谓音质是指钢琴所发出声音的质地和音色。每架钢琴都有自己奇特的音质,而同一架琴,以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方法来弹,音质也会有不少差别,表明音质与弹奏技巧有直接关系。在钢琴练习和演奏中控制正确的方法,弹奏出美的音质,是演奏者始终寻求的重要技巧和艺术标准。通常对音质的认识和辨别重要是通过听辨,而用语言刻画就比较间接,但一般来讲,美的钢琴音质应当是声音集中、有颗粒性、泛音丰富、有歌颂表现力,动人之心脾。正如有人提出要把钢琴的每一个音当作一口钟来弹,出来的声音像钟声,富于共鸣和泛音才是好的音质。这对学习者认识美的音质可谓是十分传神和精妙。美的音质是钢琴音乐表现中十分重要的因素,是钢琴音乐的灵魂。音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对音乐观赏者的吸引力、沾染力。此外音质还与琴声的穿透力和传远力有关。例如有人弹出的琴音,近处听很响,但在乐队中或稍远处听时,声音就不清楚了,穿透力也不强。这些都与弹奏的音质密切相干。所以控制科学的弹奏方法,把持好钢琴音质,是钢琴学习、演奏中的一个重要技巧和技巧标准。
把持音质与手指的用力和触键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人的生理条件不同、手型等的各异,弹奏方法也不可能请求一个模式。“世界上绝对不会有两位钢琴家的手型完整一样”,但却有着科学和共性的原理。首先应当是手指的发力点和掌指关节(手掌到手指的第一个关节)的机动性。掌指关节是手指发力的要害,手指弹琴的力,要来自这个关节。这个关节如不能发力,手、手段就容易紧张僵硬,弹出的声音可能很响,但音质不集中或僵硬,无传远力,此外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弹琴的速度能力。特别是对初学者而言,掌指关节的机动训练就像舞蹈演员练习踢腿下腰,是重要的基础训练。当然,随着演奏技巧的不断进步,其他部位也会协同用力,而不是孤立的运用这一发力动作。特别注意不是无节制的发力,力量太大、太小都直接影响音质,最佳力度应以弹出最佳音质为判定标准,练习时应通过仔细的听辨找到最佳用力感到。
其二是手指触键的部位对音质具有明显影响。如,用指腹(指纹中心部位)触键,音质会相对柔和,富有连音效果;用指尖(近指甲部位)触键,音质则相对会明亮有力,富有颗粒性。随着手指与琴键的角度转变,音质会涌现奥妙的变更。其三是触键时手指抬的高度对音质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在速度稍快时抬得过高就不易把持音色,也影响速度。初学者,可能练习抬指高些,随着技巧的进步和作品的需要,保持较小的指、键距离是把持音质和速度的重要方法之一。总之,不论是哪种方法,在演奏中弹出美的、动人的音质是寻求的审美目标,而弹出更丰富多彩的音色变更,让琴音表达出各种不同的光和色及不同的音乐感到,是对音质请求的更高境界。所以,控制多样的触键方法,把持出各种音质的表现,不拘泥于单一、缺乏变更的触键和弹法,是钢琴学习和演奏中应十分注意的原则。
二、松弛与紧张的和谐
在钢琴课中教师经常会请求学生放松,“放松”的确是钢琴演奏中十分重要的要领。但放松应当是相对的,紧张也是相对的。如果过于松弛和过于紧张,都不能弹好琴。这里所谓紧张,是指过火紧张,一般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精力紧张,二是技巧方法上的紧张。精力紧张属于心理方面的原因,与个人的性格、经历、生活环境等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技巧程度对心理的影响。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就充分揭示了技巧程度与心理的关系。身怀绝技自然就潇洒无惧,所以控制高超的技巧,是克服心理紧张的最佳方法。另外,暗示、转移注意力、深呼吸、读数、默想曲谱等,也是克服临场紧张的好方法。三是需要有经常登台演奏、适应演出环境的练习,才干建立起良好的表演心理状态。技巧上的紧张一般是指手指和身材的僵硬。手指的僵硬一般是由于掌指关节不机动造成的。
钢琴(piano forte或forte piano),简称piano,是一种键盘乐器,用键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