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恰逢理查·施特劳斯150周年诞辰,国内以理查交响诗为主题的音乐会逐渐升温,以理查歌剧为主打的契机尚未到来。上海爱乐乐团的2013-14乐季闭幕演出于7月18日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以两部交响诗和一首双簧管协奏曲亮相,便集中展示了理查的管弦乐创作风采。
汤沐海以他招牌式的大腹便便走上台,随后对上半场的《梯尔·尤伦施皮格尔的恶作剧》小作讲解,并引导乐团作出主题和旋律示范,寥寥数语就将整部作品剧情和梯尔性格标签一一展现。较之多面的交响乐,交响诗作为叙事作品的特性由此铺陈在听众面前。音乐会上的讲解是汤沐海指挥音乐会的特色之一,言简意赅的内容总能让人高度思想集中,并保持到音乐会进行时。在汤沐海棒下,乐团展示出玲珑多变的性格,木管的突出和客席小提琴首席王晓明上下半场自始至终的绝顶发挥描绘出作为一个英雄的梯尔在对个性和能力零容忍的腐朽社会中所遭受的不公待遇。
随后的双簧管协奏曲,乐团双簧管声部首席程悦担纲独奏。在乐团富有生气的伴奏下,程悦献上了一番教科书般的示范性演奏。作为乐队演奏员,程悦的技巧过关,不过在音乐性和跳跃性方面并无十足表现,仿佛他依旧在乐队里演奏,只是从后方站到了台前,由此整个协奏曲差点成了乐团的自娱自乐,也让人加倍期待下半场《英雄的生涯》。
相较于仅在一个月前大卫·罗伯森指挥悉尼交响乐团演奏的此曲,汤沐海的风格更为饱满丰富。他对弹性速度的处理和节奏过度乐段的自信处理听来十分过瘾,尤以“英雄的战场”为甚。在这段理查陷于不可自拔的自负和回忆的段落中,汤沐海做足了线条和节奏转变,自然营造出英雄生涯的跌宕起伏。其中,小提琴声部起到关键作用,紧绷的音质为整部作品铺垫下飞沙走石般的效果。可惜的是圆号和长号的炸响稍显突兀,并未强化作品与生俱来的宿命论色调,也让人听觉产生不适。
过去两个月间所听的上海爱乐乐团音乐会,均巧合地邀请到正在国内休假的苏黎世歌剧院首席王晓明出任客座首席,对乐团弦乐声部质感和音色的整体提升,清晰可辩,不得不赞叹一位出色的首席对乐团演奏素质提高带来的诸多裨益。
汤沐海通过精巧安排的曲目和顺序,再次将他在国内指挥的屈指可数的音乐会变成充满自传色彩的回忆录和抒情咏志。从一年多前上任天津交响乐团的贝多芬及柴科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替天改命似的强势登陆,到两周前与天津爱乐乐团合作的首场音乐会囊括的八乐章原始版《黄河大合唱》,再到此番以理查英雄和调侃性作品表达看淡一切的处世态度,一切都在音乐里,尽在不言中。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
740)this.width=740"> 日木,羌族棰击膜鸣乐器。又称羊皮鼓。汉称羌铃鼓或羌族手鼓。流行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