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晚,中国第一组获国际室内乐比赛最高奖的四位弦乐家——琥珀四重奏在广州第二少年宫为观众带来一场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音乐导赏会。这是广州市少年宫举办的“创造剧场”之精品室内乐系列音乐沙龙的开场演出。据悉,各音乐门类的一流艺术家将陆续到来以示范演奏(唱)加聊天的方式,为孩子及其家长导入关于音乐文化的正确理念和相关基础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小朋友们的音乐素养。日前,音乐沙龙主讲人、著名作曲家甘霖接受本报记者的专访,畅谈音乐教育。
“家长要纠正观念,让孩子学音乐不要是为了加分、成名家,而是要让音乐文化扎根孩子心中”
甘霖表示,音乐对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2000多年前就提出,一个有修养的人必须具备“六艺”,音乐便是六艺之一。法国文学家雨果把音乐、数学、文学并列为开启人生智慧的三把钥匙。不过,在对孩子进行音乐素养培育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们看到一个广阔的、多彩多姿的音乐文化世界。兴趣是爱好的理由!
甘霖称,许多孩子觉得学习音乐的过程单调枯燥,孩子还要为此付出几乎全部的课余时间。孩子对音乐爱不起来。“如果家长急功近利,恨不得孩子马上成为音乐大师,在这样的压力之下,大多数孩子都不愿意学;但如果告诉孩子星期天少年宫有音乐课,咱们一起去玩吧,孩子肯定乐意来。为孩子创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孩子不知不觉就爱上音乐了。”
甘霖回忆自己的学琴经历,“我父母没有人学音乐,我小时候弹琴弹得再烂,我老爸都会说儿子你太棒了,虽然有点夸张,但当时很开心,常常该吃饭了,自己还主动要求多弹一会。在开心快乐的氛围中,孩子学任何东西都有动力和兴趣。”
甘霖还表示,音乐教育更重要的是侧重对孩子综合素养的熏陶,以及对其开拓性思维的培育,“俄罗斯的音乐文化教育很惊人,曾有一位俄罗斯的水利部专家到我学生家来,听到学生在弹钢琴,这位专家要试,结果一出手就是拉赫玛尼诺夫。所以家长要纠正观念,让孩子学音乐不要是为了加分、成名家,而是要让音乐文化扎根孩子心中,启发孩子在音乐、科技、建筑等各个领域成才。”
“很多东西,没有人从音乐文化角度给孩子讲,搞得孩子听个交响音乐会也缩手缩脚”
甘霖表示,学艺术道路十分艰难,从事专业的也是少数,大部分孩子应该先学艺术文化,从艺术文化中得到感染和熏陶。“我们有些人太忽略文化引导。其实,一些看起来是纯粹的演奏技法,例如揉弦为什么有三种揉法,同样可以从文化角度给予解释。孩子刚开始学一定要先学音乐文化,提高兴趣,用音乐开拓孩子其他方面的思维。”
他称,中国的音乐文化基础十分薄弱,正统严肃音乐一直徘徊在社会整体的启蒙阶段。关键在于过去没有把欣赏音乐的着眼点放在与观众、特别是少儿观众“平视对等”的角度去做普及工作,绝大多数都是大型交响乐演出同时读一些深奥的音乐解说词的导聆方式,多数人从小没有获得正确的引导。“比如听音乐会打瞌睡问题,很多人觉得这很丢人。但国外有音乐会就是让人打瞌睡的场合。再比如,乐章之间鼓掌该鼓掌吗?当然不应该,但鼓掌又怎么地,西方听众乐章间鼓掌的多得很,这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很多东西,没有人从音乐文化角度给孩子讲这些东西,搞得孩子听个交响音乐会也缩手缩脚、战战兢兢,这样,交响乐会离孩子越来越远。”(广州日报)
精品视频课程推荐